邹王府来人比李俪君预料的更早。
次日清晨,天刚亮不久,她还在花园水阁的二层上,刚刚结束了今天份的修炼,正欣赏朝阳倒映在湖面上的美景,就听到申姜在湖岸上唤她了。
李俪君下楼,申姜走进了水阁, 向她行礼问好“四娘子怎么一大早就到园子里来了奴方才去您院子里找您,听二红她们说您在这儿,奴还以为是听错了呢。”
李俪君笑笑“早上空气好,我到花园里走走,既欣赏了日出时的美景,心旷神怡, 也顺便锻炼了腿脚。只要再吃饱睡足,我的身体就会越来越好, 不用担心会动不动生病了。”
申姜笑道“四娘子说得有理。我们王妃也时常说,只有三餐吃好了,睡眠充足,再时不时活动一下筋骨,方是长寿之道。只是四娘子年纪还小,眼下还是要多睡些,不必这么早起来的。”
李俪君笑着不置可否,只问她“你来找我做什么”
申姜忙答道“邹王府方才送了帖子过来,道是他们家二郎君今日巳初时分上午九点会来王府做客,想要见四娘子一面,跟四娘子说说嵯峨别业的事。王妃差奴来告诉四娘子,问四娘子到时候想在哪里待客”
嵯峨山别业原本是陈翁的产业,崔嬷嬷她们了解得很,李珅还有什么需要特地来说明的吗李俪君一听就知道是李珅在找借口见自己,想了想, 便道“我的院子与姐姐们在一处, 乃是在内宅。珅叔虽是本家,可男女有别, 到底有些不便。不如我就在这园中招待他好了。”
她伸手就往水阁窗外指了一指“就在对面的湖心亭吧。我记得上回珅叔陪琼叔到咱们家饮宴时, 提过他挺喜欢那亭子,也想在自己家里建一个,可惜一直没能如愿。”那好象是李珅十四五岁时的事了,是邵娘子前儿闲谈时无意中提起的。
这湖心亭,其实并不在湖心,离岸边也就是三四十米左右的距离,但因为与陆地只有一条曲桥相连,只要派人守住曲桥,根本就不需要担心会有人靠近偷听,所以是个十分方便人私下谈话的地方。
窦王妃就不止一次在这里招待自己的娘家亲人或好友。
申姜清楚地知道这湖心亭的好处,但她并不觉得李俪君也是冲着这些好处,才选择了这个地方招待李珅。李珅夸奖这处亭子的事,她还隐约记得些呢,以为李俪君真的是因为这一点才选此地的,便笑着答应下来“奴这就命人来打扫亭子,再备上屏风与茶点。”
亭是四角方亭,四面装有糊了薄纱的活动格子门窗, 可以随时拆卸下来, 方便赏景。亭内大约有二十来平方的空间,虽然四周通风,但只要摆上大屏风,就不用担心会冷了。打扫此亭待客,并不需要花多少时间,拆掉落了灰的格子门窗,摆放好大屏风,再备上坐榻、小几等家具,并茶炉点心等物,也就差不多了。李俪君自带侍女负责煮茶,准时在巳初时分等来了自己的客人。
李珅与小侄女见过礼后,还不等坐下,就先打量了李俪君一番,见她面色红润,精神奕奕,行动灵敏,衣着虽然素淡却合身而精致,显然并没有在生活上遭到怠慢。再看她身边跟着的两名侍女,都是神色沉静,举止守礼,衣着得体,同样是王府贵女近侍该有的作派。待客用的茶水也好,点心也罢,就连亭子里临时摆上的家具,都样样品质上佳,跟陈氏在世时没什么区别。李珅便知道,李俪君如今在隋王府里并没有被慢待。
他稍稍松了口气。
寒暄两句,他便直入主题,提起窦王妃派去邹王府的使者提到的嵯峨山窦家林场易主一事。
李俪君坦率地点头承认了“是的,这处林场如今已是我名下产业。昨儿窦家才把地契给我送来了,阿婆当时就让人去官府上了档。”
李珅忙问“俪娘是自愿入手这处产业的么还是王婶跟你说了什么”
李俪君笑笑“珅叔不要误会,阿婆怎会无端将娘家的产业卖给我自然是我先开口讨要了,阿婆才会给的。”她看了看李珅的表情,索性把话说得明白些,“阿婆没让我为林场付钱,因为她觉得我给她的钱财已经够多了。”她将自己与窦王妃的协议内容告诉了李珅。
李珅大为吃惊“何至于此赵陈记八成的收益,那可不是小数目”
李俪君笑笑“我娘在时,每年也要花这么多钱在王府中人头上,有时候还不止,因为她也不知道阿耶什么时候就会添了新花样。每遇到这种事,她只能自掏腰包替阿耶填补亏空。我如今把赵陈记八成的收益交给阿婆,其实也没吃亏,反倒是少了许多不必要的支出。因为这笔钱交出去之后,我就不必再为王府里的任何一人付哪怕一个钱了。”那是窦王妃以及将来主持中馈之人的工作。
李珅听明白了,但他还是有些担心“事情真到了如此地步么你宁可舍弃大笔钱财,也要搬离王府,避开你父与将来进门的后母有可能带来的纠纷”
李俪君道“我就不信,珅叔没听到长安城里流传的小道消息。我回城那日,还在东市外头正遇见阿耶与那位夫人同车出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