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陈年旧事(2 / 4)

地,你直接自己压上玉玺即可,何必还要朕来装样子。”

荣亲王脸色一顿,尴尬道“父皇,儿臣绝没有不臣之心,一切只为了大局啊。”

“丁家连太子都毒死了,明摆着就是要改朝换代,父皇难道忍心大魏的江山,落到逆贼的手中”

皇帝冷冷的看着他,忽然问道“赵娟是不是你杀的”

荣亲王指天骂地“儿臣实在是冤枉,父皇,您是知道的,赵娟是永昌伯府的姑娘,我杀了她有什么好处,平白无故还得罪了永昌伯。”

“这般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儿臣跟四弟为何要做”

“父皇,你一味的信任皇后,何不想想这件事对谁才是最有利的”

“赵娟一死,母妃和宸妃先后落难,儿臣与四弟也一蹶不振,到底对谁才最有利。”

皇帝慢慢合上眼睛。

荣亲王皱了皱眉,催促道“父皇,儿臣现在只要你一句话,难道到了今时今日,你还有别的路可选吗”

他实在是想不通皇帝为何如此,太子已经死了,如今身在中宫的是个不知道哪儿来的冒牌货,连宗室都勉强。

四弟死在了丁家手中,父皇膝下只剩下他这一个儿子了啊,为何还在犹豫。

荣亲王拧着眉头,盯着皇帝看。

半晌,床上的人感叹了一声“你自小心比天高,却愚钝不堪、鄙俗贪婪,总做一些自以为聪明,实则愚蠢至极的事情。”

荣亲王脸色一僵,不敢置信的看着皇帝。

皇帝继续道“朕自问还算是个聪明人,为何造化弄人,生出来的儿子却一个比一个蠢。”

荣亲王嘴角哆嗦着,忽然冷笑起来“父皇,你总是这样。”

“我愚钝不堪,鄙俗贪婪要怪谁,难道不该怪你吗”

“儿臣小的时候,你为了对付太后母子,不惜用我们母子做挡箭牌,那么多年,母妃在张贵妃手中吃过多少苦头,儿臣又被大皇兄欺负多少次,父皇你不知道吗”

“你一直知道,心知肚明,偏偏还要装出疼爱我们母子的假象来。”

“可等太后倒了,禄亲王死了,儿臣以为好日子终于来了,可是您呢,您让皇后生下中宫嫡子,不到周岁就封为太子,让儿子成了笑话。”

“你知道满朝文武如何看待儿臣吗,他们都说荣亲王是个傻子,要不是父皇一点生路都不留,哪里会惹出今日的场面来。”

“我知道,父皇不就是因为那贱人的话,生怕我们几个也不是亲生的,一门心思要扶持自己的亲生子嗣登上皇位。”

“哈哈哈,父皇你早点死了这颗心,太子尸骨都臭了。”

皇帝胸口起伏着,似乎被这话气急了。

荣亲王这会儿也撕破脸,破罐子破摔道“太子是我派人毒杀的,那又如何,父皇年轻时候忍辱负重,让我们几个都跟着受委屈,如今年纪大了,手握重权,却疑心成性,对下苛责。”

“你还真以为自己是运筹帷幄的明君吗,且听听百姓们的声音,他们都骂你是个糊涂虫,你以为自己能够名留青史,殊不知留下的全是骂名。”

荣亲王骂了个痛快,皇帝猛地睁开眼睛,死死的盯着他,却也伤害不了他。

“酿出今日苦果,也是父皇一手造成。”

荣亲王起身笑道“父皇既然说我鄙俗,那我何必再装孝子。”

说完这话,自己提起玉玺压下去,狠狠的压出一个红印来。

“从今日开始,我才是大魏的皇帝。”

做完这件事,荣亲王朗声道“来人,送圣旨上城墙,当众宣读,言明缴械投降者不追究罪责,看看那些兵卒还愿不愿意跟随丁家送死。”

门猛地被打开。

荣亲王皱眉抬头,却看见一张熟悉的面孔。

他心底先是一惊,随后便是大喜“永昌伯,你还活着。”

“快,诛杀城外的乱臣贼子,此次你护驾有功,等朕登基之后定会重重有赏。”

进门的人正是永昌伯,他满面风霜,比上一次露面的时候苍老了不少。

可听见荣亲王的话,他只是淡淡的站在门口。

荣亲王这才意识到不对劲,皱眉道“赵骏,你敢不停号令”

“蠢货。”身后传来皇帝的骂声。

荣亲王一时分不清缘由,怒骂起来“永昌伯,丁家扣留永昌伯府的人,如今他们生死不知,难道你还要纵容”

“丁家到底给了你什么好处,你可要想清楚,如今丁家手中只有一个假太子,我跟父皇却还活着。”

他怒骂着,随后面露喜色。

只见赵骏上前一步,躬身行礼“陛下,臣护驾来迟。”

荣亲王欣喜若狂,却并未发现身后的床上,皇帝的脸色不见欣喜,反倒是越发沉凝。

“永昌伯,我就知道你对大魏忠心耿耿,只要你守住山北,绞杀逆贼,到时候别说一个伯爵之位,就算是世袭罔替的侯爵之位,也不是不可以,”

可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