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在漳州府住一段时间。”
金氏对政治并不敏感,听了这话也有些奇怪“怎么要一直住着吗,不回伯府”
赵云安便道“伯府那边不平静,大伯下落不明,祖母大哥几个身体都不好,怕回去添乱。”
金氏看了眼赵妤,没说话。
可等赵妤出去了,金氏便拉住儿子问“到底出什么事情了,怎么都把人送来漳州府。”
不等赵云安回答,金氏又道“安儿,你别想糊弄我,之前瑾儿谦儿过来,说是等你成亲再带回去,还算说得通。”
“可如今小刘氏母子呢按理来说你二哥回京了,她们自然是要跟着一起回去的,哪有嫂子常住在小叔子家里的事情。”
赵云安叹了口气“北疆在打仗,京城距离那边近,再者宫中太子年幼,很不稳当。”
“大哥的意思是,孩子们能留在漳州的,尽量留在这边,避开这些风波最好。”
“这儿靠南,战争暂时不会波及,距离京城的风波也远。”
金氏皱眉道“那你舅舅家呢,会不会有事”
赵云安笑着安慰“娘,舅舅与几位表兄常年在外跑商,再者他们又不是达官显贵,即使有宫变,与他们也是不相干的。”
听了这话,金氏才安心不少。
她又说道“当年大皇子逼供造反的事情,如今我还记得,那天晚上喊打喊杀的吓死人。”
赵云安点头道“想必二哥也是有此考虑,才想让二嫂与诚儿在这边长住。”
“只怕你二嫂不乐意。”
“娘跟妤儿一起劝劝,说明白轻重缓急,二嫂肯定能理解。”
母子俩商定了此事,顾季夏得到了消息,便早早的收拾出一个院子来。
这院子靠近金氏住的地方,就在赵妤那小院子的隔壁,二嫂母子若是住进去最是方便。
殊不知他们计算的再好,也抵不住小刘氏一心想回京城。
小刘氏带着赵诚抵达漳州府,漳州的春耕将将开始。
此时耕种起来困难,小刘氏坐在马车上进城的时候,时不时便能瞧见路旁稻田里,百姓们挽着裤腿,埋头苦干的场景。
她心底嗤了一声,暗道衢州那边官吏都说小叔子厉害,可这儿的百姓不一样还在种地。
这天底下的地方,自然是京城最好,别的地方都比不了的。
赵诚趴在窗口往外看,看到街头热闹的时候闹着要下去玩。
小刘氏瞥了一眼,只说“等安顿好了,你想出来玩就出来玩。”
“娘,这可是你答应我的。”赵诚这才同意。
小刘氏心想这城里头倒还算热闹,但也比京城差远了。
好不容易到了衙门门口,小刘氏收敛了神色,露出热情的笑容来。
“二嫂。”前来迎接的是顾季夏,她身边带着赵妤。
小刘氏热络的拉住她的手“这位就是七弟妹吧,我早该过来见见你的,只可惜前段日子事忙,无法脱身。”
她不着痕迹的打量着眼前的人。
这一看,小刘氏心底便笑了,顾季夏肤色微黑,容貌端正,但英气多过娇美,瞧着不像是能讨夫君喜欢的类型。
“二嫂客气了,路途跋涉累了吧,快请进。”顾季夏落落大方的任由她打量。
这位二嫂过来之前,金氏便跟她说过许多,所以知道小刘氏的心性,自然也不会跟她计较。
小刘氏亲亲热热的拉着她的手夸“七弟妹想的真是周到。”
“娘。”赵妤叫了一声。
小刘氏这才分出神来,拉着她上看下看,红着眼眶道“妤儿,你长大了,二婶将你照顾的很好,是我这个当娘的不对,这两年也没能陪着你。”
说着又道“从今往后,咱们娘俩再也不分开了。”
赵妤原本见到亲娘也有些激动,可听了这话,心底又有些狐疑。
但看了看小刘氏红彤彤的眼眶,她点了点头。
一群人热热闹闹的进了屋子。
等见到金氏,小刘氏还未说话,眼泪就哒哒哒往下掉。
“二婶。”
金氏被她这副做派吓了一跳,忙道“这是怎么了,好不容易才见面,咱们应该高兴才对。”
小刘氏擦了擦眼泪“我就是太高兴了。”
“夫君回了京城,我身边只有一个诚儿,这些日子是吃不好住不好,如今见着二婶,才总算是见到了亲人,安心了。”
金氏想着她也很不容易,倒是搂住她安慰了几分。
顾季夏在旁看着,忽然注意到赵妤微微皱着眉头。
注意到她的眼神,赵妤只是笑了笑,伸手将准备好的点心塞给赵诚,免得他闹起来。
赵诚只要有吃的,有玩的就安静,也不管亲娘哭得伤心。
好一会儿,金氏才算是把她劝住了“你啊,如今都是两个孩子的娘了,可不能再这样动不动掉眼泪。”
她心底想说的是,以前二郎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