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恶客(1 / 4)

这是赵云安出生以来,第一次不在永昌伯府过年。

早早的,金氏就带着赵妤忙里忙外,将漳州府衙的后院装饰一新。

早前往京城送年礼的时候,金氏特意派人去衢州走了一趟,老二夫妇果然将土产都送了过来,让他们一道儿往京城送。

金氏瞧了眼就叹气,当着赵妤的面没说什么,私底下却跟丫鬟说“真是个眼皮子浅的,他们虽是庶出,可好歹也在永昌伯府多年,如今也是托了大郎的福。”

要说赵云昇夫妻家底子薄,金氏是相信的,毕竟他们没有亲娘补贴,伯府的月钱是死的。

可如今来到衢州,赵云昇是当地的知县父母官,不提俸禄,其他的孝敬也是不少。

谁知年礼却这般单薄,东西少心意也少,看得金氏连连叹气。

打底不是她自己的儿子,金氏私底下说了两句,也没再提。

金氏不知道的是,这却是小刘氏的主意。

按照赵云昇的意思,他如今外放在外,不说扬眉吐气,好歹也不能让人觉得落魄,送回家的东西绝对不能少。

赵云昇乐意,小刘氏却不那么乐意。

家里头银钱就那么多,还得养着一屋子的小妾,小刘氏一门心思藏私房银子,为儿子打算,对伯府便不那么舍得。

再者,她心底琢磨着二婶和七弟也要往回送东西,到时候送回去哪知道谁是谁。

就算她送少了,旁人也发现不了,就算发现了,嫡母是她亲生的姑姑,指不定还会帮她描补。

不得不提,小刘氏心思多,这方面倒是很会算计。

年礼热热闹闹的送走,临近年底,漳州的天气反倒是好了一些,不再下雨,多是艳阳天。

赵云安很是高兴,因为晒茶制茶需要阳光,天气好制作的过程便能顺利一些。

他忙着紫叶茶,内宅的事情索性就撩开手不管。

金氏倒是乐在其中,漳州的习俗与京城多有不同,她们还是习惯按着京城那边的习俗来。

春联、门神、年画、福字,一样样被贴了起来,金氏还带着赵妤亲自剪了窗花。

赵云安这一日回屋一看,一抬头,窗户上都贴满了。

“这瞧着像是妤儿的手艺。”如果是他亲娘的,肯定更加细致精美才对。

“大人猜对了,方才二姑娘亲手贴上去的,踩着凳子贴了好一会儿呢。”

赵云安一拍脑袋“这几日忙晕头了,娘跟妤儿呢”

“这时候应该在老夫人屋里。”

赵云安想了想,茶叶反正还没出来,他总不能连年三十都盯着。

“今日不忙了,有事儿也别来烦我,我要陪着娘和妤儿过年。”

赵云安来到后头,果然瞧见金氏正搂着赵妤翻花绳呢。

屋子里头虽然也有丫鬟婆子在说笑,但大年底的,两人总是有些冷清。

赵云安脚步一顿,心底却愧疚起来,金氏是怕他后宅无人搭理,才千里迢迢的赶来,如今他忙于公务,总没多少时间陪着她们。

“娘,妤儿。”

一瞧见亲儿子,金氏果然高兴不已“你今日不用去忙了”“再忙也得过年,再说这几日也封印了。”赵云安笑着坐下来。

金氏嗔怪道“你知道就好,既然过年就好好歇歇,哪有你这样整日忙来忙去的,年纪轻轻到时候可别累坏了身体。”

她平时很体谅儿子,嫌少因为后宅的事情吵他,可心疼也是真心疼。

赵云安连忙道“是是是,娘教训的对,这几日我就好好歇着。”

赵妤也高兴极了“七叔,那你陪我们翻花绳。”

赵云安顿时苦恼“这个七叔可不太会,要不妤儿教教我。”

赵妤很是大方“我来教七叔,七叔跟二奶奶翻着玩。”

结果有赵妤指点,赵云安一会儿功夫,也把花绳变成了一团乱麻。

金氏被逗得哈哈大笑“你七叔这双手是写字批朱的,哪儿能干这个,还是妤儿陪我玩的。”

赵云安将赵妤抱在腿上“妤儿跟二奶奶玩,七叔给你们剥板栗吃。”

板栗是放在火炉上烤好的,正发出焦香的味道,赵云安一颗一颗的剥开,金氏一颗,往赵妤嘴巴里头塞一颗,自己也尝一颗。

“这板栗好,又粉又甜,是哪儿买的”吃的满意了,赵云安又问。

想着这样的好东西,明年也许可以往外卖。

金氏笑道“哪儿用买,今年安儿做了不少好事儿,这是附近百姓送来的。”

“原本我是不肯收的,但他们趁着大早就堆在门口,一开门就瞧见了,想还回去都没法子。”

赵云安一愣,又笑“等大年初一,我派人往他们家中送一些年礼就是。”

这是他早早就准备好的,那一百个老农民,可是帮了他不少忙。

金氏点头道“这样也好,还是安儿想的周到。”

“不只是板栗好吃,这豆子茶也好喝,你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