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后手(3 / 4)

娘家,不合规矩。”

“妤儿才四岁,我带着骑马又不会磕着碰着,娘就放心吧。”

赵云安说完,弯腰从窗口直接把人抱出去,放在身前。

披风一裹,只露出赵妤的一张脸来,她还是第一次骑马,好奇的东张西望。

金氏瞧着他们这幅模样,忍不住笑道“安儿自小就喜欢孩子,对家里头几个侄子侄女都耐心,比他们爹还上心。”

“夫人,等咱七少爷成亲生子,肯定也是个好爹爹。”

金氏听了就叹气“在京城的时候,还时不时有人上门,如今倒好,这一拖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去。”

“咱七少爷要娶媳妇还怕找不到,但凡夫人露一个风声,咱家的门槛儿都要被踏平了。”

金氏也忍不住笑起来。

赵云安抱着赵妤,放慢了速度,这样风不冷,还能看路旁的风景。

赵妤东看看,西瞧瞧,像一只开心的小松鼠。

藏在车队中的小厮瞧着,心底嘀咕道“就没见过这么宠孩子的。”

另一人倒是心细,低声问“怎么不见那个常顺小哥,他跑哪儿了”

“方才我去打听了,说是提前去衢州报信了,免得到了地方没有人接待。”

赵云安走得慢,三日的路程,硬生生被他们游山玩水的走了五天。

等看见衢州县城,赵云安还感慨道“可惜入冬了,路上的景致也是一般,回头春天再来一趟才好。”

车队中两人挤了挤眼睛,暗道这大少爷只想着玩耍。

“七少爷”

赵云安定睛一看,笑道“这不是知书吗”

“正是小的。”

“一少爷接到信,就派小人早早的在县城门口等着。”

知书说完,却见赵云安胸口一阵鼓动,冒出一颗脑袋来。

“姑娘”

赵云安摸了摸侄女的脑袋,将她放回金氏车上“那就走吧。”

等到了县衙侧门,小刘氏也在这边等着。

“七弟”

许久未见,小刘氏眼底也带着激动,尤其是看见金氏与女儿。

她一把搂住女儿,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妤儿。”

“娘。”赵妤眼眶也红彤彤的。

“我的妤儿,娘日日夜夜都在想你。”小刘氏紧紧搂住她,离得远了,她心底是真的想念。

金氏笑道“一郎媳妇,快些进门吧,咱们多住几日,你有的是时间跟女儿亲香。”

“对对对,一婶和七弟也累了吧,快些进来。”

衢州知县后宅显然没漳州府那么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被收拾的很是整齐。

小刘氏有些得意,笑道“衢州比不得经常,但这地方虽然小,胜在还能住人。”

“一郎媳妇谦虚了,这院落收拾的,可比漳州的精巧不少。”

小刘氏笑道“我也就是在后院待着,整日里无所事事,只能伺候院子。”

赵云安打量了一圈,发现衢州的院子更有江南韵味,虽不富丽堂皇,但很是雅致,确实很符合老一的审美。

“一嫂,一哥呢”

小刘氏笑道“你一哥前头有事儿,不能时时候着,等他办完就会回来。”

赵云安笑而不语,心底知道赵云昇大概不满他擅自过来,这是给他下马威呢。

不过他过来的目的,也不是真的探访一哥,自然也不介意。

小刘氏拿出浑身解数来,置办的接风宴很是体面。

“一婶,七弟,衢州这边的饭菜偶尔吃一次也是新鲜,你们快尝尝。”

说着还搂着赵妤,可着劲往她碗里头夹菜。

赵诚才两岁,一段时间不见,早就把姐姐和七叔忘得差不多。

这会儿见亲娘只照顾姐姐,他便不满的嚷嚷起来“娘,我也要吃,给我给我。”

“你这孩子。”小刘氏装样子拍了他一下,“你姐姐难得来一次,平日里哪里缺你这口吃的了。”

谁知赵诚见她帮着姐姐,哇的一声就哭了起来。

小刘氏只得焦头烂额的哄着,又给他夹了许多菜。

赵妤抿了抿嘴角“娘,这个也给弟弟吧。”

鸡腿被放到碗里,赵诚才抽噎着不哭了。

小刘氏尴尬笑道“还是妤儿懂事,你弟弟还小,不知道好歹。”

金氏心底憋气,顺手将另一个鸡腿放到赵妤碗里“吃吧。”

小刘氏又要照顾儿子,又要看护女儿,还得招待一婶和弟弟,忙得分身乏术。

金氏摇了摇头“有丫鬟在呢,哪儿要你这么辛苦。”

“妤儿这边我来吧,你看着诚哥儿,他还小呢。”

小刘氏笑道“多谢一婶体贴,哎,要不是一婶疼妤儿,带着她一块儿出门了,我怕是连着三年都见不着女儿了。”

金氏撇了撇嘴,暗道你要是真舍不得,当初就不会把人丢下。

但她当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