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老汉知道儿子孝顺,笑道“我能有啥事儿。”
“好好的知府大人要见你,来人就把你直接带走了,到现在也不回来,娘急得不行。”
方才衙
门来人,虽说看着和气,但也把他们吓得够呛。
但凡衙门把人带走的,谁都要脱一层皮,他们都是良民,这几年再苦再累也不敢闹腾,谁知道偏偏落到了他家。
一家老小担惊受怕,一直到了晚上而不见张老汉回来,张老大不顾反对要出来看看。
张老汉笑道“去之前我也怕,谁知那新来的知府老爷看着很和气,还对我笑呢。”
“真的爹,那你说他会不会管一管那几家”
“别提这个。”
跟还有几分脾性的儿子不同,张老汉早就看透了,知府三年一换,可豪族却一直在漳州。
都是他们沾惹不得的大人物,掺和进去,死的只有他们这些小民百姓。
张老汉没回答这话,只说“你瞧我带回家什么。”
张老大一看,惊讶道“这是什么”
“知府老爷赏的。”
张老大惊讶不已,从未见过进了衙门不花钱,反倒是带着东西回来的。
他接过去就想打开来看。
“咱先家去,到家再看。”张老汉阻止了他。
父子来加快脚步,很快就到了家门口。
张家人已经急得不行,想着法子想托人去衙门看看,可他们都是泥腿子,就算是里正也没办法。
如今见他们平安归来,张家人喜极而泣。
张老汉却拉过小孙子摸了摸脑袋,骂道“哭什么,快瞧瞧我带了什么回来。”
点心匣子被小心翼翼的放在了唯一一张桌上。
张老大没敢动手,让父亲来。
张老汉去洗了把手,这才打开了盖子,露出里头装得满满当当的点心来。
与他们在衙门看到的不同,点心匣子里的更实在,也更多。
“好香啊”小孙子已经忍不住咬住手指。
张老汉拿出一块递给他“尝尝。”
“爹”
张老汉笑道“知府老爷赏的。来,你们都尝尝,托他的福,咱们都能尝尝味道。”
“真好吃,又甜又香。”小孙子吃得抬不起头来。
其余人却都只是尝尝鲜,剩下的都留给了几个孩子。
张老汉自己也尝了一块,只觉得满口香甜,忍不住笑道“今天这趟没白去。”
其他人便问起白天的事情来。
张老汉挑着捡着说了一些,又道“知府老爷看着很年轻,跟里正家大孙子差不多年纪,但气度不凡,一看就知道是贵人。”
张老大又问“爹,知府老爷特意将你们叫过去询问,会不会真的是个爱护百姓的。”
一提这话,张老汉只是叹气“时间久了,咱们就都知道了。”
张老大犹豫道“如果他是个好官,咱们把村里头的事情告诉他,指不定就”
“不行”
张老汉却一口否定“这事儿咱绝对不能干,要有个万一,你可想过你媳妇,你儿子”
张老大听完,蹲下来颓丧道“小一跟我是一道儿长大的兄弟,如今他过不下去,只能卖了田地给人当佃户,我,我这心里头难过。”
张老汉劝道“他也是我看着长大的,可这事儿不中。”
“咱再等等,如果知府老爷是个好官,他肯定会为民做主的。”
如果不是,他们冒冒然的捅出去,到时候自己倒霉不说,还牵连到家里。
赵云安却像是见人上了瘾,连着几日都让刘知事请人来见。
见了人,来来去去也就只是问问收成,问问家里,临走的时候给人带上一匣子的点心。
刘知事冷眼看着,这位大人问来问去,也没问到点子上。
一开始,曹清河还十分警惕,但次数多了,他们也寻不到那么多稳妥大人,渐渐便按照他大笔一圈的人来。
他甚至怀疑赵云安见人,是不是把那些百姓当成猴子来看,看得高兴了就随手赏点不值钱的点心。
赵云安自然也发现了这一点。
他只看不说,依旧和煦春风的询问,问完了照旧给点心。
点心大多是厨娘做的,金氏听说了,还带着赵妤做了几次,她在内宅闲得慌,倒是做得很高兴。
次数多了,别的不提,百姓们都知道新来的知府大人年轻,脾气好,还大方。
甚至还有人寻了门口,找到了刘知事这边,想要见一见知府大人,也好混一盒子点心的。
倒是弄得刘知事头疼不已。
刘知事忍不住抱怨“这赵大人到底想干什么,他每天喝茶聊天,倒是让我们跑断了腿。”
曹清河听到外头的传言,倒是笑了“也许是为了礼贤下士爱民如子的好名声。”
刘知事冷哼道“他到漳州也快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