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顺头发乱了,衣服散了,连鞋子都丢了,但他脸上只有高兴。
赵云安一听,忍不住也露出个笑容来,一颗心总算是安稳下来。
别看他表面镇定,实际上科考这回事儿谁说得准,一日成绩没出来,一日便不能安稳。
“真的吗看准了吗”
“看得清清楚楚,少爷排在第一位,名字都比旁人大一圈儿。”
王管家多机灵,立刻带着下人们行礼恭贺“恭喜少爷,贺喜少爷高中解元。”
赵云安哈哈一笑“好,都有赏。”
下人们对视一眼,纷纷也露出了大笑脸,甚至心底开始盘算着这位七少爷来了一个月,他们分到的赏钱都能买上一两亩地。
赵云安是真的高兴,悬在心头上的靴子也被放下了。
别看他信心满满,这要是万一没中,等两年再考还是其次,辜负了大哥哥和孟先生的厚望才是事大。
高兴过后,赵云安才想到一事“桂榜上可有杨永年”
常顺拍了下脑袋“我第一眼就瞧见了少爷的名字,光顾着高兴了,转身就回来报信,旁的没顾得上看。”
就在这时候,马贵上气不接下气的跑回来,手里头可巧还拎着一只鞋子“顺儿,你跑得也太快了,我追都追不上。”
“快把你鞋子拿回去,光着脚你也不嫌硌得慌。”
常顺嘿嘿笑,赶紧过去穿上。
马贵喘平了气,才回答“少爷,我在桂榜上瞧见了杨秀才和马秀才的名字。”
“此次一共高中了九十八名举人老爷,杨秀才排行六十二,马秀才排行七十三。都是榜上有名。”
可惜,杨永年已死,即使有了功名,对他而言也毫无用处。
赵云安也忍不住叹息了一声“可惜了。”
人都死了,身后名还有什么用。
想了想,赵云安还是说道“王管家,你派人去一趟杨家村,先把消息送到再说。”
虽说死后才中举,可举人的名头,在乡下还是很好用的。
“可要带上一些贺礼”王管家问了一句。
赵云安有些犹豫,想了想还是说“带上吧。舞弊让村人都知道杨永年中举了。”
王管家便知道他的意思了。
王管家还未出门,报喜的人倒是上门来了。
谁都知道赵云安是京城永昌伯府的少爷,出手大方,此次又高中解元郎,官差们自然是抢着上门来报喜的。
速度之快,竟是跟马贵前后脚就到了。
敲锣打鼓的声音,将周围几个院落的人都炸了出来,一时间赵云安耳边都是恭喜贺喜的声音。
甚至中间还混着几个想帮他说亲的。
赵云安只是一一感谢,马贵常顺捧着早就准备好的漆红盒子,将里头的蜜饯果子大把大把的塞给来贺喜的人。
来人都想跟新鲜出炉的举人老爷套近乎,可被塞了一嘴的蜜饯果子,倒也说不出坏话来。
赵云安趁势将那两个报喜的官差拉到一边。
两张银票塞了过去“两位差爷,赵某有一事相求。”
官差低头一看,心头一跳,那可是一百两的大额银票。
他们只是不入流的小吏,一个月明面上只一两半银钱,一百两,可够他们干上十年。
这永昌伯府的少爷未免太大方了一些,两个官差先是高兴,瞧清楚面额之后反倒是害怕起来,这么多怕拿着烫手。
“赵举人请说。”
官差小心翼翼“若是能帮得上忙的,我们定不推脱。”
可要是太过麻烦的事情,他们也不能因为一百两而送了性命。
赵云安笑道“杨永年杨举人此次高中,怕是无人报喜,能否劳烦两位差大哥走一趟,也好让杨家村人知晓。”
两个官差对视一眼,都松了口气。
“原来是这事儿,应当的应当的。”
他们立刻麻溜的收下银票,还高声道“赵举人真是深明大义,以德报怨,我们这就往杨家村报信。”
“王管家,你驾车同两位差爷一道儿过去。”赵云安又道。
又有车坐,又有银票拿,虽说杨家那边肯定是榨不出油水来,两个官差倒是也很乐意走这一趟,给已逝的杨永年做个面子。
王管家也是个八面玲珑的,一路上说着好话,将这两个官差照顾的妥妥帖帖。
等到了杨家村,官差也很给面子,从村头就开始敲锣打鼓的报喜,一直敲到了还挂着白皤的杨家门口。
但凡有村人来看,官差便大声喊道“恭贺杨永年高中举人,特来报喜。”
一时间让村人们议论纷纷,杨家叔父更是拍着大腿后悔“永年成了举人,却丢了性命,早知如此,我豁出命也该保住他的。”
报喜与白皤,交织出诡异的画面。
小杨氏气色依旧不太好,听见了报喜一时也不知如何反应,似喜似悲,哭不得,笑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