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问他“大哥哥,你老躺着养病是不是很无聊。”
“是啊,母亲也不许我看书费神。”
赵云安便道“那我念给你听”
赵云衢倒是也来了兴致,让丫鬟去取了几本书过来。
赵云安一看,这不是经典的三百千,便道“这几本我都会背了,不用看书,就能背给你听,不过这书有啥意思。”
人小鬼大的口气,也让赵云衢觉得好玩。
“秀珠,你去拿本游记过来,就在书架左边第一层。”赵云衢说道。
他很是想看看,等七弟拿到书,大半字都不认得,到时候会不会恼羞成怒。
结果等丫鬟秀珠拿了游记过来,赵云安翻开书,居然读得很是流利。
不只是流利,甚至可以说绘声绘色,就跟说书先生似的。
赵云衢也听祖母和二婶夸过七弟聪明,但他没想到七弟居然这么聪明,入学将将两个月,读游记已经不在话下。
一时间,赵云衢听得入迷,心底想着等见到父亲,该跟他提一提七弟读书的事情了。
隔壁的刘氏也听见了朗朗读书声,忍不住笑道“安儿过来,衢儿就高兴。”
大儿子自小持重笃行,又因为身体不好颇为守静,难得见他笑得那么大声。
“也是奇怪,家里头这么多兄弟姐妹,衢儿比安儿大了十岁,原该玩不到一起,偏偏他跟安儿相处的很好。”
“有时候安儿少来几次,他便眼巴巴的跑去椒兰院,不知道的,还以为那才是他亲弟弟。”
反倒是跟平儿月瑶相处,衢儿板正的很,弄得两个小的有些害怕。
刘嬷嬷笑道“七少爷确实讨喜,更难得心心念念记挂着大少爷。”
说着努努嘴“到底也是嫡出的亲兄弟,比那边强多了。”
提到汀兰苑,刘氏脸色就冷了下来“她还道自己做得隐秘,打量别人不晓得她的心思,哼,等衢儿好了,我便腾出手来收拾她。”
刘嬷嬷低声道“左右是翻不出水花来,伯爷看似宠爱,其实心里头摆的正。”
刘氏却叹了口气“摆的再正,那个也是他儿子。”
见刘氏动了气,刘嬷嬷暗骂自己失言,连忙扯回来“要是七少爷能多来几趟,大少爷心里头高兴,指不定病就好了。”
刘氏也这么想,又道“衢儿病了,也不知道这次考的怎么样若是考中了,以他现在的身体,后头的会试怕也艰难。”
一想到这个,刘氏又有些心烦意乱。
“夫人,门房通报,说门口来了一辆马车,说里头是咱家姑奶奶的表小姐。”
刘嬷嬷道“咱家哪儿来的姑奶奶。”
“门房说是表姑奶奶的,只一辆马车,瞧着似乎也没带什么行礼。表小姐身边只跟着一个婆子,两个小丫鬟。”
刘氏却愣了一下“还说了什么”
丫鬟递过来一封信。
刘氏一看笔记也陌生,打开信一看,倒是连连皱眉。
“快把人请进来”刘氏道,“让人梳洗一下,直接带到如意园去。”
刘嬷嬷惊讶道“夫人,还真是咱家的姑奶奶”
赵老夫人膝下只有两个儿子,并没有女儿,而当年先伯爷与赵老夫人感情极好,也并未纳妾生子,所以赵骏只有一个兄弟。
刘氏点头道“还真是实在亲戚。”
“你道是谁,伯爷的那位侄女,以前养在老夫人跟前的那位侄小姐。”
刘嬷嬷立刻也想了起来,连带着一块儿想起来的便是,当年那位小姐心比天高,一门心思想嫁到高门大户去。
可她也不想想,自己压根不是伯府的姑娘,只是依托于伯府的孤女,虽说养在老太太名下,但老太太自己还有两个儿子,对这侄女只是一般般。
不过最后,赵老夫人看在过世伯爷的份上,还是给她找了一户好人家。
如今向来,自从那姑爷外放出去当官,倒是有很多年没回来了。
“这位姑奶奶怎么回来了。”那时候可闹得不大愉快,这些年虽有人情往来,但也生疏。
刘氏低声道“来的不是她,是她女儿。”
刘嬷嬷心底奇怪,但也不敢继续问。
等刘氏到了如意园,将那封信递到了赵老夫人手里,赵老夫人一看,也是叹气。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这都是命。”
刘氏便道“母亲,如今孙家姑爷走了,璇儿也没了,单单只留下一个女儿,想必是活不下去,才来投奔永昌伯府。”
赵老夫人没有女儿,当初养了赵璇几年,也是有些感情在的。
再者先伯爷去世的时候,还心心念念着这个侄女,托付她好好照顾,虽后来闹得有些不愉快,但如今人走了,赵老夫人反倒是想起赵璇的好处来。
“璇儿当年心高气傲,如今也长大了,临终知道为唯一的女儿做打算。”
赵老夫人叹气道“她是求了当地的父母官护送,才把人送到了永昌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