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的赵珏好不容易移居到燕京的外城新居,可是已经卧病在床。赵珏一直关注朝堂变化,等到新法落地,举国欢庆。
赵珏终于不得不承认,他是彻彻底底地输了,输得心服口服。不过几日,病痛折磨得他昏迷,他在当皇帝的迷梦中安详去世,这也是上天对他的垂怜了。
后记
大夏版的君主立宪制落地后,叶熙完成了学习和考试,他能力和人品也得到了认识他的人的广泛认可。他自然就是第一顺位继承人,不封皇太子,也是皇太子。
因为大理国权臣与王族内斗,国王被权臣诛杀,书颖便命他代母亲征,美其名曰讨伐诛杀国王的奸宦。
叶熙大军成功打下大理国各大重镇,书颖便任命叶熙做“云南路大都督”,总揽新域地方军政练手。
叶熙治理云南路的第三年,漠北国防军的碑都立到西域了,回鹘内附为藩。第四年时,大夏郡马国防军第二集团军司令裴绩和国防军第五集团军司令野利速分别从西北和云南路攻入吐蕃。
虽然高原作战时行军困难得多,但是衰弱的吐蕃也闻大夏国防军色变,尽都归附投降,各部投降后得到善待,不投降的就死了。
大夏女皇在高原实施酋长自治政策,但是各个酋长必须得到大夏中央的册封。
另一边又进行一定的政治和文化影响,朝廷必须往吐蕃地区派驻藏大臣和一军个的驻军。而且还要建汉文学校,酋长继承人必须去读几年书,以免朝贡时与大夏皇帝语言不通。
洪武二十二年,女皇命西南驻军从原吐蕃南面沿雅鲁藏布江南下,进入南次亚大陆,在其下游平南始建南疆都护府。
给朝中军政人员的封地政策就像当年在关东时一样大方,因为这二十几年来滋生人丁,此时又是新的少壮派当权了,大家对分地的热情又高涨起来。
因为铁路已修到了蜀西,前往南疆的险地也在自己手中,进入南疆都护府的难度就不算太大了。
同年大夏东海舰队孟承志与老来子带领军商一体的舰队抵达传说中的“南赡部洲”,带回了那里得到的宝石、特色动物、纯度极高的铁矿石向女皇朝贡。
女皇大喜,又因为海上冒险比陆地行军更难,所以册封孟承志为“南洲侯”,划了一大块新疆域的封地给他。孟承志年事已高,在京养老,爵位可以世袭罔替。
他本人在世时享爵禄,朝廷协助开发海外新土,本人逝世后,子孙分享封地的食邑。并且女皇把二公主晋元公主叶晗嫁给了孟承志那个能干的老来子。
女皇这个做法刺激天下靠海吃饭的人参与海外冒险,想要借此成为人上人。
因为对外开疆拓土频繁,少不得有了文化和血统的问题。
书颖知道后世的政治正确,可仍然归定了一些相悖的政策。为了预防后世西方式的政治正确的破坏力,她归定皇族不得与南疆都护府的非炎黄后裔通婚。如果自愿放弃皇族身份和财产继承权,则可以自由与非炎黄后裔通婚。
因为女皇这种皇族规条,让大夏贵族世家纷纷效仿,后世的勋贵、清贵高知、工程师、豪商到了南疆发展,他们也很注重这一点,基本不与非炎黄后裔通婚。
大夏的羌人因为文化影响,自认是炎黄后裔,汉羌是通婚的,并且女皇也鼓励两族通婚。诸羌酋长知道大夏皇族有这个政策,他们紧随效仿。这也让在南次亚大路繁衍的炎黄后裔血统都比较纯粹。
洪武二十五年迁都之前有七年,不是这个年号,此时大夏疆域之广,已胜蒙古帝国。并且因为海外冒险,海商已到达别的大陆,划了些领地。
此时的大夏疆域已经远胜汉唐,短短三十几年,全国人口飞升到了35亿,国家财政收入实际购买力是她继位之初的80倍。她终于实现了远胜汉唐的梦想。
女皇已经65岁,万寿节时,文武百姓和三百贤达送恭贺大寿,大殿上,书颖让人展开大夏不同时期的地图,百官感受到她带着百官们奋斗几十年的成就,倍感自豪。
书颖才道“朕临朝近四十年,登基三十二年,这就是一张给我们炎黄祖先的答卷,也是给我们炎黄后裔的礼物。朕希望属于我们炎黄子孙的日不落帝国能永远焕发生机,炎黄子孙不论身在哪里,都能为自己的身份感到自豪”
满朝山呼万岁中,书颖又让随侍的中书舍人宣读她的退位诏书,要传位于太子叶熙。叶熙跪地辞而不受。
书颖却笑着让他靠近一些,抚着他的头说“母亲当年让你禅让于我,是因为母亲还年轻,母亲拥有建立炎黄日不落帝国的梦想。梦想的火焰谁也压不住,只好不顾你伤心,让你禅让了。
你现在不是小时候了,母亲教你的本事,你学会了一些。你在西南做得不错,母亲很欣慰。现在母亲传位于你,你不会是汉献帝了,你会成为唐太宗一样的皇帝,你会成为大夏的太宗皇帝。”
叶熙泪流满面,伏在她膝头哭泣,说“母亲学究天人,母亲做皇帝是天下人的福气,孩儿哪及母亲万一孩儿只愿母亲一直做皇帝,命孩儿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