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的北迁耕种工作。
为了统一思想,改用财政投入而不是白征民夫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书颖在孕期第三个月到第四个月著有一书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意义作了详细解说和演算。
书颖从历史例子角度揭露朝廷强征民夫做基础设施建设和宫殿、官衙建设不付钱是横征暴敛的行为,她在位时不能这么做。这一点,她就内涵了历史上所有的君主,拉拔高了叶氏王朝的形象。
当然,她敢这么做是有底气的,是因为现在的经济形势大为好转,她是个懂经济的人,而古人没有这高度。
然后她从经济学的角度用平白朴实的白话语言来解释,又用案例的方法来演示,再说数学方法来预算结果。
书颖要求各级官员们去买这套书进行学习,了解这种经济手段,消除误解,消除无知。上有所好,下必效焉,是有不少人为了升官和长知识积极学习的,有这部分人也暂时够了。
书颖主持做这五年建设规划,把除了官员奉禄、军部需之外所有的财政收入和余粮规划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之中。
工部扩大机构,而民间资本也嗅到了商机,开始投资询问建设用料的规格标准,他们要用上游的产业投资。
擅长建筑的能工巧匠被各大企业以高薪或分股份的方式预先聘请,各大企业主都期待大干一场。虽然开始时有些乱象,可是经济活动格外活跃,整个大夏呈现盛世繁荣景象。
民间虽然也不乏民工讨债的事,但是企业无权白征民夫,民夫被商家召集前都说好要给工钱的,民夫找到官府基本能说得清楚是非曲直。
书颖回洛京的第二年6月,给李玄生下一个儿子,也是在这一年,大理、安南、吐蕃、回鹘都知道大夏不好惹,所以纷纷遣使访问大夏。
访问大夏之后,各国表示愿称臣上贡。吐蕃在唐时很强,在这个时代其实一点也不强了。余下几国虽自有异心,可是骨子里害怕女皇向他们动手。
大夏不但人口多经济实力强,在位的铁腕女皇都连灭两国、打残一国了,他们就怕下一个轮到自己。书颖确实有心要灭几国而统一东亚,但这时不是时候,便提出开放商贸的事,并且从安南引进了优品稻种。
开放海外贸易可以增加财政收入,正好支持国内风风火火的建设当中。
由于新都城皆采用有偿建设,民间建设企业承包分项目工程,大公司又会分成各个子项目再分出去,所以建设效率可不低。
建设企业不是官府,民工为企业做事虽然辛苦,但是能赚到一些钱,也有自由不干的权力,不至于因为辛苦而导致民乱。企业主们急想官府认证验收项目完成情况,从而收到尾款,都会加班加点完成。
书颖建新都比隋炀帝一年修好洛阳城的效率有所不如,她用了三年基本修好宫城和皇城,只还有抽水马桶和合金水管供应滞后,而且工人安装能力效率要慢慢学习提升,后续能加快。
皇宫和各部官衙都采用光州叶氏家族在幽州城南五十里外的玻璃分厂生产的平面玻璃做大窗户甚至落地大窗户,因此这种屋子的采光与旧式屋子不可同日而语。
皇宫各大宫殿地上都采用新式瓷砖注一般认为瓷器之国的明代发明瓷砖,普通瓷砖的技术在非工业时代也不算有门槛,墙上则白色的石灰墙粉刷得雪白。
第六年时,宫城、皇城的自来水和抽水马桶已经安装接通了,外郭城靠内的西边建了几个商品房式的小区,这是无独栋官邸的京城小官的宿舍区。
这些宿舍产权属于朝廷,官员们在京任职时,无房产的可以向朝廷廉价租用一般只够小家庭使用。只有在岗实差官员有权租用,而官员的亲戚儿女无权租用。
在大周时期,大部分的京城小官也是没有房产的,苦恼现代人的事一样让古人苦恼,特别是外地考到京城的人。所以这个官员廉租房对于全体官员是个善政了,世上毕竟是小官多于大官。
宫城、皇城内建有叶家帝王宗庙、中小学校、小区体育场、公园、公共车站、便利店面、酒店、茶馆,以方便官宦人家的日常生活。
朝廷也允许外城的人到皇城非主干街道摆地摊,便促进商业繁荣,增加就业、丰富方便皇城内的人的生活。
外城也规划建学校之内的设施,而且开拓了东西南北的商业地产区域,其所有权属于朝廷,朝廷出租给各种商人。
燕王受女皇之命,与朝廷土地资源部主持了东城区部分土地70年产权的拍卖,将之卖给全国现在无实权实职的世家大族和豪商家族。
70年产权,即70年后朝廷若要征回地,要出原价买回,或者70年内要改建城市,也需要出补偿金。大家对这事对70年产权虽然有意见,但是在古代就算官至宰相,告老还乡都很正常。
政事堂这时候才发现,建新城还有这样的好处,不但促进上游产业发展,增加税收,通过拍卖土地、出租属于朝廷的店铺、宿舍等产业就可以为财政增加一笔收入。
这些能把投入的钱赚回来,却不会弄得天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