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方才的样子只是移爱作用,书林在一旁为其掩饰一二。
皇甫元均点了点头“我临时令人打造的,到底比不上宫制之物。”
书林笑道“图个平安长命百岁的喻意,民制宫制都一样。”
在场官员大多有夫人进宫,已由夫人送了平安锁,倒也有家中夫人不在京或怀孕的,所以也由他们本人送礼,皇甫元均才没有过于突兀。
书颖与众位官眷说了一会儿话,又躺回榻上,忽然黛芙进屋来急报“禀太后,太皇太后銮驾往栖凤宫来了。”
书颖一阵烦心,说“她不是说身体不适都起不了床了吗”
太皇太后这么做,一方面是体现她的丧子之痛,另一方面是想让书颖去事奉汤药。正值服丧期间,赵玮以江山相托,对一般女子来说传出她对婆母不孝是很不利的,想要名声好还真要做做样子。
张氏虽然处于丧子之痛中,可是只要想到她的婆婆和儿媳都临朝,受百官敬仰臣服,偏偏中间就跳过她一个人,她伤痛之余,怎么也咽不下这口气。
黛芙又说“听说太皇太后携了几位太妃一道过来了。”
书颖低声说“去把皇上、二皇子、公主带回来。”
黛芙去传令了,书颖才跟众位夫人说“前日听说太皇太后卧床不起,朕又恰好正逢生产,不能去探望。今儿孩子洗,才没有叨扰太皇太后养病,刚刚侍女来报,太皇太后突然大好,已经往栖凤宫来了。众位夫人既然进宫了,也就给她老人家请个安吧。”
众位夫人都是朝廷重臣的正妻,那些朝廷重臣中就算有些算不上是书颖的铁杆的,可也决不会支持太皇太后。
托孟承志及背后的龙图阁的经营,如今朝堂民间都知这位太皇太后从头到尾干过的荒唐事,以及叶皇后多年照料皇帝的龙体。
早几年的事且先不提了,就说前年趁有皇后在西北经略,引导先帝不顾皇后警告服用鹿血在四妃身上纵情声色,结果本就从小病弱的先帝半年就身子扛不住了。
要知道,叶皇后可是天下第一美人,她伴驾七年,先帝的身子也不比他少年时差,处理政务的精力都还充沛。
叶皇后不但少年时游历江湖、纵横商场,还在江湖上闯出神医之名。很多江湖豪杰旧友的痼疾是她治好的,就连当朝参知政事王甫家的公子的病都是叶皇后少年时治好的。
实例就是实力,明晃晃的摆在那儿,任太皇太后和几位太妃怎么作都难推卸先帝早逝的责任。叶皇后的人脉也不是几个关在深宫单纯以性资源事奉男子为生的女子可以望其项背的。
众位夫人不管心里有什么吐嘈,面上还应承着书颖既然进宫了,太皇太后赏脸接见,自该去给她请安。
太皇太后还不到五十岁,精力还旺盛,她心有不平,上一代和下一代的太后都大权在握,只有她没有。这个原著中的折腾人物,直到王知敏进宫后,暗中下慢性毒药,才让她逐渐卧床不起。
原著中的赵珏当时已经大权在握,早对张太后的不甘寂寞忍无可忍,不但睁只眼闭只眼,还让人帮着掩盖。
当时的张太后只占着太后名份,却不是赵珏生母,她手底却没有什么真正能干的人,无人来为她触皇帝的霉头非要为她伸张正义。
书颖从前无视她,这半年来为了一生可怜可悲可叹的赵玮不想为难她。太皇太后却没有去众位贵妇所候的花厅,径直去了栖凤宫的正殿大厅,那里正是大臣们所候之地。
书颖听到这个消息,就猜到太皇太后要趁着她刚刚生产最为虚弱时要大作特作了,她还低估太皇太后的作性。
大臣们虽然是携夫人来的栖凤宫,也有太后的娘家父兄在场,在屋外给太后问安又看过公主后也不便久留。
他们正要离开,太皇太后驾到,他们只得问礼。太皇太后由张贵太妃、韩淑太妃扶着坐在上首。苏德太妃小心跟在其后,面如苍白,双眼空洞,似有无尽的萧索。
太皇太后坐定,面露悲色,说“今儿太后办孩子的洗礼,也没有通知哀家,敢情这不是哀家的孙女”
皇甫元均低着头,心头却不禁一跳,见旁人屏息不语,他也不能跳出来说什么。
叶世钊自然出列,奏道“听说太皇太后因为先帝过逝而卧床不起,想必太后娘娘才无法相扰。”
太皇太后眯了眯眼睛“哀家卧病在床许久,倒也不曾有儿媳妇在身边侍奉汤药。叶尚书可是生得好女儿呀”
叶世钊道“太后娘娘要主持朝政,又要教养孩子,还要安排修建先帝皇陵的事,太皇太后身边有位太妃代为事奉,如今身子突然大好,可喜可贺。”
太皇太后冷哼了一声,又道“说来奇怪,春天时,先帝身子本来大好了,可是过了盛夏却急转而下。先帝驾崩停灵时,叶氏却被诊出有孕月。可是叶氏在先帝身子渐好时狐媚坏了先帝的身子”
韩湘湘得到太皇太后的眼色,出列说“我等事俸先帝皆都进退有度,我们姐妹几人个个都没有怀上龙嗣,偏偏太后回来几月,先帝身子那样不好还怀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