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信使在谈他们此次成功联络到萌井的张栋,张栋像往利氏一样里应外合,那么威州静塞军司的西朝大军就是他们的囊中之物。
“我们若是立下如此招降大功,娘娘必定重重有赏”
“只怕张栋的妹妹还是伪朝贵妃而不肯降。”
“伪帝都死了,贵妃无子还有什么用识实务者为俊杰”
野利护都的两个护卫听了不禁情绪低落,他们还太年轻,职位也不高,不识这是精心安排的戏。
因为往利氏出乎意料的归附南朝,他们也觉得张栋一个汉将在此形势下为了自己的前程性命,归附南朝是条好出路。
他们赶紧潜回威州,寻找野利护都的下落。野利护都被晾在一边,手中没有一个士兵,但是颇超阿绰也没有干涉他的自由。
两个回来的护卫找旧主的过程只有一点小波折被守卫怀疑是奸细,但最终让野利护都来认人了。
两个护卫谈起见到南朝皇后时她说的话,因为他们是野利护都亲信,所以她才放了他们回来事奉,以图将来之后要野利氏一族臣服于她。
野利护都想起近来变故和南朝皇后,不禁五味陈杂。两个护卫接着禀报了南朝正在联络驻扎萌井的张栋,欲再效折姜会之战。
野利护都不信“威州乃是军司重镇,哪有那么容易打张栋受先帝知遇之恩,怎么会”
一个护卫道“我也这样想,张将军一定不会受南朝蛊惑的。”
野利护都如果去打野战或攻城战,一定足够勇猛,冷兵器条件下的排兵布阵和把握时机都不会逊色于人。可惜他此时信心大受打击,也没有拿着剧本,无法判断真假。
野利护都想着南朝皇后的风采气度,其实他也有片刻想要臣服,奈何他出身野利氏部族,他若臣服南朝,整个部落和他的父母妻儿都会受连累。
张栋一个汉人新贵,皇上驾崩,张贵妃无子,他投降南朝皇后的机率可是不小的。野利护都就带着亲卫去见颇超阿绰,禀明因果。
颇超阿绰虽然怀疑南朝皇后为何要放了野利护都及其两个亲卫,但是野利氏的势力不在颇超氏之下。
野利护都虽然落迫了,但是他的叔叔仍然是强镇军司都统军,他舅舅还在枢密,其族在军政之中十分有势力。
“这或许是南朝人的奸计。张指挥使对皇上忠心耿耿,如何会与南朝暗通款曲”颇超阿绰摇了摇头,但是他内心却对往利氏的背叛感到背脊发凉。
野利护都此时人在屋檐下,并不乱发表意见。正在这时,听到有八百里急报传来,颇超阿绰没有赶走野利护都,让传信兵进来。
那传信兵进帐跪下,奉上战报“报告都统军,西寿保泰军司大败”
颇超阿绰不由得大惊“裴家军打了那么久,如何还有余力东进攻打西寿保泰军司”
那传信兵泣道“将军,军司精锐跟随陛下南征未归,那裴家军卷土重来,西边几个部落复叛,一起东进攻打我军。而且南朝还有极厉害的火器,我军那点兵力根本就挡不住。”
原来王甫文臣、裴延庆、皇甫元均等人在西线也是剿抚并重,威慑各大部落,极重节俭弹药。
裴家军在凉州边境经营多年,对凉州边境的各部落也了如指掌,他们在威慑之后就重招降,再驱使蕃军攻打城池或者也用理应外合之计。
南朝“夜袭”西朝南征大营,西朝皇帝驾崩的消息刚传到西线,南朝大军和归附蕃军士气大阵,遂决定奔袭攻打还不到一半兵力的西寿保泰军司。
这时神机营才发了几炮、几枪,西寿保泰军司之下的两百铁甲军当场崩溃,归附蕃军骑兵不少,负责之后的冲击穿插,西朝兵败如山倒。
书颖也后一步得到西线取得空前大胜的消息,全军上下士气更盛,这时诸将纷纷请战,书颖却表示还要等一等。
等到飞云寨的人回来,他们也只探查到颇超阿绰兵力也不满员的消息,并不能靠近军营。
书颖派了俘虏汉人小校送劝降信给张栋,张栋看后一开始面露不屑,派人将信使拿下关押起来。
可是当西寿保泰军司大败的消息传来时,他不禁动摇,命亲信将那来送信的信使带上来询问南朝军力。
信使先因为被关押的事不肯说,之后反应过来,以为之前张栋的态度是做戏,便想为更强大的南朝立下功劳,真能得到去南朝做侍卫亲军八品校尉的机会。
这个年代,武进士的也就是八九品的校尉,若能在侍卫亲军中历练,前程还是不错的。他当俘虏时听说南朝禁军的待遇比西朝同级武官要好得多,而上三军的待遇是最好的。
信使虽然不太了解详情,也把南朝大军的兵力、士气、战斗力往强上说,只说南朝已不是原来的南朝了。
“张将军,皇后娘娘乃九天玄女下凡,武功天下第一,携十万精锐大军而来,以静塞军司三城士气低落的不满四万人如何能挡当日皇上南征率了八万精锐大军,南朝派少量奇兵夜袭,皇上都弄得驾崩了,将军现在又何必枉送性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