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叶氏自己一共生了二子二女,丈夫两个妾氏也共生了二子二女,王知敬是王叶氏亲生的小儿子。
她的长子王知敦被老太太溺爱坏了,没有什么读书的毅力,她的长女王知玫已经嫁像了晋阳侯府,倒也是一门好亲事。
王知敏是这八个孩子中最小的,也是王叶氏及兄长、姐姐们最宠爱的。
叶清江道“你舅舅现在公务繁忙,天不黑他也回不了府来,你大表弟在军中,要明日晚间才回来。这两人,你们今日是见不着了。只有你二表弟在家备考,可传了他来。”
王叶氏听了不由得失望,满怀着期待娘家能给她大脸面,好让两家的下人们都看看,如今进府来,在门口让侄儿媳妇一说,进府后才知一时见不到出息的弟弟和大侄儿。
王叶氏面上笑道“弟弟如今位高权重,朝廷的事要紧,我们是亲姐弟,迟几天,等他休沐了再见也是一样的。听说大侄儿可是了不得,年纪轻轻,好大的名气,就已做了三四品的官了。”
王家的老爷子死了四五年,现在王家就没有一个三四品的官了。
韩泠泠这时也想起来,王知敏进宫时,还托了王知敬高中后升到五品官才符合要求,之后王知敏成为征采的秀女入宫。
卢氏才微笑道“也好。如今就先在府里住下,晚膳时总能见着的。青柠,客院都收拾好了吗”
裴青柠恭维笑道“早几日老太太就叮嘱了,当然已收拾好了客院。外甥也是读书人,就住二郎旁边的一个小院,姐姐和外甥女就住老太爷、老太太西边的小院。”
王叶氏朝裴青柠福了福身“有劳弟妹了。”
裴青柠说“姐姐不必客气。”
王叶氏三人喝了茶水,卢氏便让他们先去安顿休息,酉时初来他们院子摆饭,于是大家才先各自散去。
玉敏是个聪明敦厚的女孩子,所以她为人处世一点也不像安阳郡主,不但得玉堂疼爱,与书颖、书林都交好,与出身不凡的新嫂子也如姐妹。
将来的娘家女主人毕竟是嫂子,而不是祖母、母亲,何况她亲生母亲也不是裴青柠。玉敏只是敦厚,但她不是傻瓜,自然与韩泠泠交好。
所以等散场时,玉敏就拉了韩泠泠问“嫂子,你是不是不喜欢大姑他们”
韩泠泠才道“我可不想挑事,但是大妹妹也小心一点,不要被人白利用了去。”
韩泠泠不想惹出事端,但是按照梦境记忆,王知敏可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连明妃一个死人都被榨成骨头渣了,活人就更难说了。
本来朋友或盟友互相支持不是什么坏事,但问题就在于王知敏是一个好处全都她拿,坏事全由别人背的人。
那心机深沉、心狠手辣、伪善阴毒、不知感恩、没有测隐之心,让韩泠泠不寒而栗,她就怕将来叶家被这么一个人踩踏、背黑锅。
玉敏奇道“嫂子何出此言呢”
韩泠泠斟酌一会儿,才说“那我说句实话,大妹妹不要见怪。王家已逝老太爷在时,太原王氏仗着传世名门,总有些能耐的。叶王两家当初是亲家,早些年叶家空有祖上爵位,祖父、公公都是唯一的男丁,官途不顺。
也没有见王家真心帮衬着些,如今娘娘、公公、官人如此风头,王家老太爷也恰好走了三四年了,倒是上门来了。我娘家虽然不是侯门,传承也不及太原王氏,可也没有这样的亲戚,也不是这样做人亲戚的。”
玉敏冷静一想,她从小到大也没有听说王家和家里多有往来,除了年节时的普通礼节往来之外,就没有一点消息了。而近年来,王家送来的年节礼确实比她刚学管家时厚了几倍不止。
“还是嫂子见事明白,我会小心一些的。”玉敏拍了拍她的手背,顿了顿又说,“那种去别家里作客,带这么多车马堵了人家门前通道的,我也是头一回见。”
韩泠泠暗想怕是因为王家老太爷一逝,只几年间就现颓唐之势了。还得等王知敏封妃,外有王知敬,再套上分支的颖川王氏的王逸飞,太原王氏又重现辉煌。但是有我在,我就算拼了命,也不会让叶家被王知敏吃得骨头都不剩的。
韩泠泠有这样的心事,表面乖巧文静的王知敏何尝不是心掀巨浪晚膳时,王知敏就见到了侯府的富贵气象,就算她祖父在世也有所不及,何况现在
还没有见着传说中最当世无年轻人能及的“书字兄妹”,那玉堂、玉敏居然也品貌非凡;继子刘浩凌目光清正,裴青柠生的一小女儿、小儿子粉雕玉琢像个仙童。叶书林娶的还是当今枢相韩平的千金韩泠泠。
自从书颖彻底改变原著格局时,原著剧情惯性作用在男主角赵珏身上,同时也作用在王知敏身上。只不过王知敏去年才十岁,连书颖在十岁时尚只能躲着读书练武,做不了别的事,何况是王知敏所以王知敏得了“重生记忆”又能如何
王知敏一生像是开挂了一样遇神杀神、遇佛杀佛,富贵和权势在握,如何甘心“改变历史”况且她生得花容月貌,如何甘心配凡夫俗子
可是因为书林和先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