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笑拥江山美男梦(47)(5 / 6)

了,李皇后死了,因为张贵妃生了唯一的皇子才掌了后宫。

现在宫中有一千六百多名宫女和一千四百多名太监,与正史上的明清时代相比不算多。

但是这些人的吃穿用度也是一门极大的生意,如果加上宫中的主子用度则更加庞大。

宫女用的普通胭脂最便宜的只要五十文一盒,稍好的有一百文、两百文的,贵一些的加了美白药材和珍珠份就要五百文或者一贯了。

这些等级的胭脂的盒子也不一样,越贵越精细,贵的胭脂在包装上也花了一些钱。

普通宫女用不了那么贵的,书颖盘算着采买胭脂的生意,就算赚一半的利润,一年也就赚三四百两银子。这果然是小本生意呢还是得在自家铺子和各家女眷中推荐化妆品,扩大生意才行。

书颖谈好了胭脂的合作商家签了契约后再找布坊,她还没有拿下这个宫中采买的生意。但是不妨碍她探一探布坊行情。

反正家里的下人也要用到,她就借此在布坊大宗采购了一船的各级下人制衣用的布匹,通过讨价还价也探到当下丝麻棉纺织行业现状。

当下棉花刚刚传开,还没有大行其道,平民主要穿麻布粗衣,而富人则穿绸缎、毛皮,古代因为生产力的关系,制布成本要高得多。

一匹普通的绸缎卖出十贯钱都很寻常,如果是帝王后妃穿的上好绸缎则更贵。帝王特殊使用的极品织锦,一匹布也许要织上一年,价值几千两也不在话下。

书颖真正了解这些行情,只觉古代的“高订”与现代那些价值几百万的高订相比也是不惶多让。

书颖觉得如果她从事纺织行业,采用新型织布机,定能降低古人的生活成本,只可惜她没有时间在推扬长住。

书颖在扬州、苏州、金陵等手工业发达的地方走访各家作坊,逗留了一个多月,终于采购完第一批各种货品,装了五条船由神龙帮白龙堂下的船东押送。

书颖那三千两银子也花完了,该愁的是怎么把货交出去、卖出去,把成本和利润都赚回来。

这条商道行不行得通,只有走过一遍才知道。

却说书林一路返京也没有遇上书颖,只希望她那绝世狡猾、艺高人胆大能让她度过任何意外的危险。

书林回京时,皇帝已经病入膏肓,就算没有昏迷也病痛难忍。张贵妃曾两度派人来问书颖有没有回京,因为她当初能让皇帝醒来,张贵妃希望她能减少皇帝的病痛。

赵玮已经代帝监国,这日皇帝清醒过来,赵玮在跟前亲侍汤药。

皇帝也知道自己好不了了,再提要给他赐婚的事。赵玮求他成全他和叶二娘,可是皇帝说“就算耶律隆进现在困于北朝内部争权夺利无暇南来,但是当初的事天下人都知道。你若继承大宝,正需要人心归附,才一举剪除李、杨两家余党。朕知你心意,可是立后立贤,你立了叶二娘,朝中众臣都有话说。”

赵玮道“朝中众臣就算说一说又能怎么样”

皇帝握着他的手,喘着气说“你这孩子,等你登上大位,立了皇后,稳定朝局,你爱纳她就纳她,何必着急只是在这关口上,若是李家党羽跟瑞王或懿王勾连交易,再借叶二娘名声不好说你病弱又沉迷美色并无人君之像而朝你发难,朝臣之心不在你身上,那是很危险的。难道你忘了去年有人在你马上做手脚的事吗”

赵玮沉吟了片刻,摇头说“父皇,我不怕。”

皇帝劝道“你还年轻。做事要讲究分寸,此时绝不能任性。叶二娘那名声天下皆知,纵然你将来掌握朝堂时纳她也要小心一些。”

赵玮又道“二娘不是那样的人,况且以我的身体状况,只有精于医道养生与内家功夫的叶二娘才能让我有好身体,为我诞下孩子。”

“所以朕没有阻止你将来纳她为妃。”

赵玮跪地“父皇,二娘的名声没有那么差,她在武林中的名声已经不错了。”

皇帝肃然道“玮儿,父皇已然命不长久,你难道不能让朕放心吗朕也听说你母妃几次去问叶二娘回京没有,都没有消息。你惦记着她,她却没有为你为朕留在京中。

一个帝王怎么能那样千般讨好一个女人呢你还年轻,不了解女人,你越捧着她,她越轻慢于你。你得吊着她,又让她有危机感,她自然回头听你的话。”

赵玮是一个极度聪明又自负的男人,但他也是一个极其自卑的男人。特别是他纠缠书颖过程中,他潜意识里也认为书颖没有多爱他,书颖喜欢的是健康的武功高强的美男子。

只因为他说他有钱有权又带着一分强迫,书颖才半推半就做了他的情人。他隐隐觉得皇帝说得不对,可是难免一叶障目,心头迷茫。

本来出于朝堂大局,要说赵玮私毫不动摇就有些假了,但他记得不能辜负当初对书颖的承诺。可是皇帝这些话都击在了赵玮的软肋上,加上朝堂大局的利益,赵玮居然再辩驳不了。

赵玮的嘴巴动了动,可是因为脑子的短暂空白,再说不出话来。眼看皇帝趁着清醒下旨,赐婚吏部尚书刘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