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盘古开天(一)(2 / 8)

重生之似水流年 苍山月 14443 字 2022-07-06

刚要阻止,却是董北国来了句,“也,也挺好”

“对一众学生训诫,都认真听哈学过的也巩固一下。”

廖凡义翻了白眼儿,是您老想先了解一下吧

几个爹倒是没什么,感觉挺神奇的。

齐国君知道齐磊当了辅导员,可是对这个没什么概念,毕竟他又没上过大学。

结果今天一看,我儿子都能给人讲课了

所以,几个爹听的也很认真。

然后就就三观崩了。

是的,传播学是很容易崩三观的,因为很多常识一样的“我们以为”,可是从学术的角度来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儿。

就比如说,两极传播,这是传播学的一个基础概念,不管是日常考试还是考研,一个议程设置,一个两极传播,几乎必考。

而它的定义就是颠覆普通人认知的。

那就是

普通人都认为自己是从媒体,也就是传播媒介直接接收信息。

一个新闻,媒体报道出来,我看到了就接收了。

其实,于大多数人来说,不是

就像齐磊对柳纪向说的,“他连信息传播的流程都没搞清楚。”

实际情况是信息不是从媒介直接到受众群体,要通过一个“中介”。

这个中介就是意见领袖。

既可以清晰领会解读媒介的信息,又可以让受众信服以及传达信息的中间人。

也就是媒介意见领袖受众。

打个比方,流年在月票榜、销售榜排名靠前,这就是这个媒介向书友榜单推荐了这本书,传递了一个信息“好书赶紧看”

可是,大多数书友对榜单的真实性是存在疑问的,再加上主观上的因素,“好不好看,得我自己说了算,推荐的烂书居多。”

人们更相信自己的判断,而不是媒介推荐。

也就是,大多数书友不信任,而要自己去验证。

但是,书友验证的过程,大多数人不是直接点开内容去品读,太浪费时间。

第一反应是,看是否精品、荣耀值多少、出圈指数多少,、综合评分多少,然后书评区的书友评价如何。

那么这些数据,以及书评区一篇中肯、客观的帖子,就成为了中间人。

这些东西,比的榜单更有说服力,这就是意见领袖。

两极传播认为,信息根本就不是从媒介到受众,而是从一极传播到另一极。

也就是,从媒介到意见领袖,再从意见领袖传播到受众。

最直观的例子,就是包括央妈在内的很多官媒新闻,普通人都看不懂,谁会见了谁,上面发了哪哪文件,看了半天,也不理解。

最后得出结论无趣,导致很多人都不看央妈新闻。

其实,即便用通俗能懂的方式报道,传播效果也都差不多。

可是,别担心,央妈的新闻是肯定能传到你身上的。

是要通过意见领袖去解读,转化成普通人能懂的形势,最后到达受众。

齐磊大概地解释了一遍,“至于为什么会出现意见领袖为什么意见领袖比直接传播效果好这涉及到第三人理论,一会儿再说。”

“啥叫第三人理论”

寇仲琪是个急性子,你别一会儿再说啊,现在就说

廖凡义在底下听的实在是烦,你先给我分析案例不行吗还得让我在这听理论基础

寇仲琪一发问,廖凡义突然来了一句,“董校长是个好人。”

董北国一愣,怎么扯我这来了,皱眉假意呵斥,“少拍马屁”

大伙儿登时低声一笑,缓解了一下气氛。

结果,齐磊和陈姥爷一听廖凡义这句,就明白廖凡义在干什么。

两人登时交换了一个眼神儿,然后起身出了教室。

就站在教室门口,开始交谈,“董校长真是个好人啊”

屋里的董北国一挑眉,突然感觉这个马屁更中听呢

无语苦笑,“你们这帮人啊,瞎夸什么夸”

已经不是马屁,而是界定为“夸讲”了。

大伙儿又笑,也看得出来,董校长和之前对廖凡义的态度明显不同了。

然后,就见齐磊和陈姥爷回到教室,和廖凡义三个人一摊手,“这就是第三人效果”

董北国“”

没懂

其他人也没懂。

没懂就对了,有了前面这个小实验,一说就懂了。

陈姥爷干脆帮齐磊上课,“这么说吧,如果说媒体是第一人,受众是第二人”

“董校,你是不是觉得,信息传播最高效的渠道是从媒体到受众,也就是从第一人到第二人”

董北国点头,“那肯定啊”

陈姥爷,“不是”

董北国,“不是”

“对不是”陈姥爷道,“这只是一种错觉,就像两极传播里说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