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
“因为你一篇鸡汤,就励志造飞机的有几个别说建立理想和价值观了,让他为了造飞机多交几块钱的税,有些人都不乐意”
“他们得到的反馈是惧怕,是妥协,是张嘴就骂”
“真打起来是会投降的会造就一批软骨头的”
“觉得哪好,他们是会往出跑的”
“停”张路臣要疯了,真的要疯了,又要晕过去。
这些东西的危害不比什么把主流媒体搞休眠、做信息定制来的小,甚至伤害性远大于此。
这是文化上的蚕食,是侵略,其心可诛
张路臣又有些接受不了。是的,接受不了
做为一个心理学家,他应该理性看待这个问题,可是做为一个爱国者,他真的接受不了。
所以,从心理学的角度,张路臣本能的又要反击,又要找理由。
他也不能免俗了
“不对你说的不对这些东西这些东西”眼神变换。
“这些东西有问题有问题可也不全是有问题对不全是有问题”
瞪眼,“你没法甄别他是别有用心,还是无心之举对你没法甄别”
“呵呵”不想,齐磊冷冷一笑,“张伯,你不觉得,如果是咱们自己人写出来的,那更可怕吗”
张路臣彻底疯了,自己人
是啊,自己人写的才是更可怕的,更可悲的,也是更绝望的。
整个人都夸了下来“你你到底要说什么”
齐磊反问,“我要说什么”
“那好,我来告诉你们,我要说什么。第四阶段让我来主导,那根本就不是四个任务班完成任务的收割期了”
“我要把它推演成一场文化侵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
“”
“”
几个人瞬间瞳孔放大,眼白充血。
“齐磊”张路臣怒喝道,“我提醒你,这个实验仅仅是窥探一下未来的可能,原则上还是遵循社会发展的轨迹。”
“这不是你信马由缰,发挥想象力的画板。你构想的这个未来,太可怕了,也太魔幻了,它几乎不可能发生”
“不可能吗”把齐磊都气乐了。
然而,这还没完,廖凡义也开口了,“齐磊,这不现实。”
有些语重心长,“你构想的这个未来,不可能出现”
廖凡义佩服这个少年的想象力,也折服于他的战略眼光,可这确实太离谱了。
好吧
你在一个人民淳朴,举国奋起
穷但穷的有志气。苦,却苦中有乐。
且未来可期的蓬勃年代说这些
确实有点让人难以接受。
太遥远了,是当下社会的另一个极端。
这是个什么年代啊
这是个白衬衫配着淳朴,素面朝天却依旧春风十里的年代。
这是个住着几平米的小房子,吃着最朴素的饭菜,依旧觉得幸福的年代。
这是个与后世截然相反,纯净到没有一丝杂念的年代。
你去和这个年代的人,讲二十年后的群魔乱舞他们信你才怪
前面那些,打掉前黑板、信息订制的手段,几个人还能接受。齐磊结合传播学理论演示的那些骚操作,也可以认可。
可是现在战争
这就离谱了。
倒不是张路臣、廖凡义盲目自信,或者过渡乐观。
事实上,做为传播学、社会学、国际关系的学者,他们三个还是很清醒的。文化入侵从未停止,也不是今天齐磊提出来的概念,一直都在。
之所以认为离谱,不是不可能发生,而是不可能输,也不可能出现齐磊所构想的这些情况。
因为在文化防御方面,我们天然的就有优势。
廖凡义也有些激动,“你太小瞧我们这些守门人了”
此时,廖凡义又用到了一个传播学专用名词守门人。
也叫把关人,同样是一个大众传播学概念。
按字面意思理解就行了,它就相当于一个信息的过滤器。
专业解释是信息的流动是在一些含有门区的渠道里进行的,在这些渠道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才能进入传播渠道。
所谓门区,是按“群体传播”划分,传播渠道来定义的。
比如,央妈的受众群体是全体国人。那只要是央妈的覆盖范围之内,都可以叫门区。
再比如,一个八卦小报,它的受众群体是什么,那它的门区就是这个范围。
整个定义的理解就是,假如一个信息如果想在一个门区的范围内传播,那么,它就必需要符合门区的群体价值观,或者被守门人甄别,过滤之后才能在门区内传播。
比如一条不符合国家利益的信息,会被央妈过滤出门区无法传播。
比如一条经济信息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