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便是齐家二代和三代的构成,四十来口子,闹闹哄哄的。
齐磊、吴宁带着一帮十岁往上的,在屋里打扑克,玩大富翁。
齐冶带着十岁以下的,在院里炸雪堆。
赵娜和郭丽华,还有几个姑姑在厨房被老太太支配着。
剩下的则是东一堆,西一堆的聊着各种话题。
齐家这种大家族,还有一点好。就是不缺出主意的,而且不是瞎出主意。
各家的困难和喜讯掺杂在一块儿你一言和一语,集体智慧体现的淋漓尽致。
比如,这帮人从齐磊期末考了第一开始,聊到四姑家的大玲和燕玲的成绩不好。
四姑跑去白河子种地,两个孩子却不能弄到白河子去上学,毕竟下面的乡镇中学教学质量略差。
所以,大玲和燕玲这几年一直还在庆城读书。
可是,没有四姑看着,她俩也渐渐的放飞自我,成绩下滑,使得四姑头疼不已。
此时说起这个事儿,老大齐玉蓉登时就出主意,“你还不如把孩子弄回尚北来呢不放白河子放市里呗,老爷子老太太还能帮你看着。”
此言一出,却是齐国君说话了,“我看这还真行,不用老太太,放我家里吧”
“我和丽华正要在铁西那边弄个住处,离厂子近点。交通局那边的老屋就剩石头了,正好让他盯着点两个妹妹。”
放在以前,齐国君是不敢说这种话的,每年家庭聚会,齐磊都是众人口诛笔伐的重点。
可是,谁让咱儿子争气呢从倒数第一干到学年第一,这事比自己辞职开厂子更让齐国君扬眉吐气。
这话一出,齐玉华还真动心了。再加上大伙儿在旁边鼓动,她和张贵林交换了一个眼神,还真就这么定下来了。
不过,打算只把燕玲弄回来,大玲还是放在庆城。
因为,大玲上初三,还有半年就中考了,再折腾也没啥用,倒是燕玲还可以抢救一下子。
“正好,燕玲听石头的话,能管住她。”
齐国君,“那就这么定了,等开春,把小屋的火炕拆了,按两张床。下半年大玲考完高中,也让她回尚北挺好,二中还是不错的。”
“行”齐玉华自无不可,“那就辛苦点石头了。”
说完了孩子的事儿,又聊到齐国君老哥仨的二次创业。
然后,就更精彩了。
要知道,齐家的兄弟姐妹没有一个是白给的。
老大齐玉蓉的丈夫虽然现在在临县的人大养老,可是曾经也做到过副县长,齐玉蓉本身也是临县妇联病退下来的。
老二齐玉琴在辽省连市,夫妻俩经营着一家和政府绿化挂钩的苗木公司,规模不算大,但旱涝保收。
老三齐玉波在庆城,丈夫是23军的上校团长,自己在采油六厂也是管理层。
老四齐玉华、老六齐玉洁、老七齐玉敏经营着一家采油设备公司,齐玉华还有一万六千多亩的水田。
老五齐玉芬也在庆城做餐饮,有八九家分店。
老八齐玉锦,前年拿了法学博士,现在在京城的一家律所已经是合伙人了。
聊孩子,可能各有各的无奈。但是要说起生意,谁都有点独到的见解。
就三个爸的生意,从过午聊到开饭。
你一言我一语,就给齐国君和吴连山理出一条既不违背他们发展方向,又无比清晰的思路来。
老六齐玉洁“大哥,药厂肯定是个好生意,那张经营许可证就值老钱了。我觉得,可以考虑从底层开始做起,先拿下农村市场,让业务员下乡。毕竟城市对中成药的偏见还是不小的,目前政策上也没有优势。”
“先靠农村市场养着,找机会再往城市市场冲。”
老四齐玉华,“这个主意不错,现在村里面刷一面墙的广告才百十块钱,性价比很高的。”
老八齐玉锦,“我觉得药厂也可以先放着嘛,你们想在城市打开市场,就得上电话广告,成本太高了,不适合起步阶段。倒是精米加工,我觉得正是好时候。”
老二齐玉琴,“肯是是好时候啊尚北农业试点的牌子立起来,从上到下都需要一个招牌。”
“国君、连山,你们得抓住这个机会啊只要你们把尚北大米的牌子打出去,就等着政策扶着加工厂往上蹿吧”
“反正就跟着政策走呗,基本错不了。”
老大齐玉蓉,“这都不是什么难事,尚北大米本来就有知名度,我觉得你们哥仨可以抢一抢先”
“现在尚北大米是没标准的,做出一点成绩,可以往行业标准和行业协会发起人的方向靠。”
“掌握了标准,掌握了行业话语权,到什么时候都有你们话语权。”
老七齐玉敏,“大姐说的对,拿下行业龙头,你可以不局限于尚北一个地方了啊东北好大米的产地很多,趁着别人还没反应过来,完全可以提前抢占一些优质产地嘛”
“像是什么响水啊,辽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