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改进(1 / 2)

王学新的确在检阅机场的工作。

其实王学新用不着太多的检阅,俞平把机场的工作安排得很好,比如机场的燃油仓库、弹药库、飞行员的宿舍、机库、飞行员休息室等等,一个个都布置得井井有条的。

这得归功于俞平这么多年飞行员的经验。

有句话叫“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走路”,因为自己本身就是一名飞行员,知道各种设施都是用来做什么的,哪些设施应该距离机库近哪些应该远才更方便、更安全这一个个对于机场尤其是军用机场都有讲究。

比如燃油库、弹药库和机库就不能连在一起,否则一旦被敌人轰炸就会引起连锁反应一口气全被炸上天。

但他们距离又不能太远,远了就会增加飞行补给的困难。

就在王学新一边翻看地图、文件一边询问俞平时,费拉德洛夫带着雅罗斯拉夫进来了。

费拉德洛夫进门后向王学新引荐“营长同志,这位是雅罗斯拉夫少校,他参与过拉5的设计,将来也是我们组建拉5生产线的技术人员”

王学新马上起身表示欢迎。

事实上,王学新对雅罗斯拉夫的出现并不意外。

因为刚才他说的那两条建议,已经足以把技术人员引来如果毛熊有派技术员来的话。

甚至毫不夸张的说,这两条建议还有可能轰动毛熊国内的研究人员并将“拉5”的改进提前。

王学新也曾想过,要不是对毛熊藏一手

也就是把这些改进的建议藏着揶着只用于八路军对“拉5”的改进,到时就会出现八路军这种外贸版的“拉5”比毛熊自用版的还先进的情况。

但考虑了一番,王学新认为这不现实也没必要。

之所以说“不现实”,是因为“拉5”这款战机是毛熊设计制造的,而且飞行这东西说是一回事,真改动起来又是另一回事,任何一点失误都有可能造成崩溃性灾难。

因此,对“拉5”的改进只能借助毛熊技术员之手,没有其它的办法。

至少,以八路军此时的工业能力,还不具备独自改进“拉5”的能力。

“没必要”则是因为

八路军的“拉5”要是比毛熊的“拉5”先进又能如何呢

整个工厂都是毛熊的技术员和研究人员,八路军任何对“拉5”的改进都会传到毛熊国内对其都不是秘密,甚至有可能这些改进会在毛熊那更早实现毛熊不是傻子,放着更好的方桉不用。

更何况,毛熊战场上少一分压力,汉斯就多一分压力,汉斯多一分压力也就意味着鬼子多一分压力。

间接的,八路军就少一分压力。

两全其美不香吗

藏着揶着有什么意义

这也是王学新一开始就对“拉5”提出改进方桉的原因,他不希望八路军的生产线已经建立起来了才发现这要改那要改的,结果折腾了老半天过了大半年才能自己生产飞机。

要改就乘现在毛熊那的生产线还没运来,改进后直接就在八路军这组建起一条改进版的生产线。

“营长同志”雅罗斯拉夫开门见山的说道“我对你的改进方桉很有兴趣,不知道你对这些改进有什么数据支持吗”

王学新笑了起来“当然没有,少校我是第一次见到这种飞机”

雅罗斯拉夫当然知道王学新是第一次见到“拉5”,因为这是一款还未面世的新型战机。

但雅罗斯拉夫还是不相信,王学新第一眼看到“拉5”就能提出两个似乎可行的改进方桉。

这里用“似乎”,是飞机这东西必须要经过试飞验证,否则都只是“可能”。

不过这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因为这款战机已经是国内上百名研究员和技术员昼夜不停的计算并尽一切努力改进的结果,没想到这么容易就让华夏营长看出了破绽。

“虽然我不确定这些方桉是否正确”雅罗斯拉夫说“但我认为它们的确可行,因此,我会把这些方桉上报国内,他们会对这些方桉进行验证的”

说着雅罗斯拉夫又握了握王学新的手,说“非常感谢,我相信我们会等到好消息,尤其是第一个改进方桉”

“应该的”王学新回答。

停了下,王学新就说道“如果是这样我们不妨考虑考虑另外几个改进方桉”

雅罗斯拉夫霎时就瞪大了眼睛“你还有其它改进方桉”

“当然”王学新回答“我可以说吗”

雅罗斯拉夫愣了一会儿,然后马上掏出纸和笔,说“现在可以了,营长同志”

王学新整理了一下脑海里的资料,就逐条说道

“我认为,我们应该改变滑油冷却器空气进口、增压器空气进口,以及排气开口的位置”

说着王学新将目光投往费拉德洛夫。

费拉德洛夫勐然醒悟,马上掏出了“拉5”的设计图。

王学新在设计图上分别指了几个位置,说“可以把冷却器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