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懒懈怠。
忙碌中过去半个月,水稻的秧苗已经长到约十厘米高,可以移栽。
移栽秧苗前要对农田进行储水,犁地,耙田。
已经是四月份,家家户户都在田地间忙碌,争取在五月前将所有的庄稼耕种上。
因为老话说春耕不过五月,夏种不过八月,超过这两个时间段就会影响庄稼的产量。
整好田后就开始移栽,荣楚看着秧田里绿幽幽的秧苗,很有成就感,这就是他一点一点培育出来的秧苗,很快就能变成稻谷,养家糊口。
“主播,终于耕种了,期待已久啊。”
“我家的秧苗也可以了,我也和主播一样今天插秧。”
“主播加油”
荣楚拿了捆稻草,还搬了条板凳,挽起衣袖和裤管下到田里,把板凳放在秧苗旁边,坐下来开始干活。
扯秧前荣楚放了水,所以秧田的水并不太多,不会没过板凳。
扯秧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站久了容易腰酸背痛,接下来还要插秧,总不能在扯秧上就累着,得保存体力用来插秧。
不止荣楚搬了板凳来田间,其它人也都搬了,不过别人家都是一家老少出动,荣楚只有一个人,孤零零的在田间扯秧子,显得有些凄凉。
“爹爹”
正在荣楚叹气时,荣大妞几个来了,后面还跟着杨小梅,手里拿了条板凳。
荣楚赶紧说“你怀着孕来做啥这里我一个人就行了,你带孩子们回去。”
“我哪就那么娇贵了,扯秧又不是累活,我能行的。”杨小梅一边脱鞋袜一边说“至于孩子们,她们也长大了,该做些农活,就当是锻炼一下吧。”
荣楚赶紧拿过板凳放在身旁,“四妞就别下水了,在田埂上玩吧。”
“不爹爹,我要抓小鱼。”四妞蹬掉鞋子,背上背着个小鱼蒌,扑通就下了水。
小鱼蒌是荣楚编的,本就是编给孩子们,四个孩子一人一个,不过这次只有四妞一人背了小鱼蒌来。
荣楚见她险些栽进泥里,赶紧扶住她,“那你就在水里玩会儿,别动手了。”
倒不是心疼孩子,就是怕孩子糟蹋了秧苗,他是算着数下的稻谷种子,要是损毁了可就要不够种。
四妞此刻已经去捞小蝌蚪,压根没想着要碰秧苗。
大妞、二妞、妞则坐在板凳上准备动手,杨小梅轻声的教她们怎么扯秧,“拿少些,别把秧子扯断了,像这样”
阳光下,杨小梅声音轻柔,孩子们听得认真,学得仔细,画面十分美好。
荣楚笑了笑,低头继续干活。
“主播那天气真好,我这连下了一个月的雨了,衣服都发了霉,好想晒太阳啊。”
“一家子在一起干活的画面也太好了吧,我们一家人只有过年过节才会在一起吃饭,大城市就是不好,聚少离多的。”
“古代农村环境真好,青山绿水,鸟语花香。”
“看,那蝴蝶成双成对,还有好多蜻蜓。”
“真好啊。”
荣楚听着大家讨论,手上的动作更快了。
大约扯了一挑秧苗,荣楚就打算去插秧了,“你们在这扯一会儿就回家,太阳太大了,别热着。”
“我心里有数,你放心去吧,这里交给我和孩子。”杨小梅擦了擦脸上的汗,笑说。
荣楚点点头,看向已经一身是泥的四妞,见她咧着嘴,捧着什么放鱼蒌里放,玩得兴高采烈的,他笑了笑,没有打扰孩子,挑着一担秧苗走了。
原主家还有一亩水田,但并不是相连的,而是分散在村中各处,共有处地方,每处分田左右,距离荣楚家最近的一分田就是秧田。
“老,你家现在就你一个壮劳力,干得过来吗”
路上遇到村民,纷纷询问。
荣楚笑说“我家田地少,一个人干得过来。”
“那成,有啥需要帮忙的尽管说,我家劳力多。”
“谢大叔。”
荣楚先去了村东头的分水田,那里早就整好了田,等着插秧。
把一担秧苗放在田埂上,荣楚拿起一捆一捆的秧苗一一抛到田间,然后下到田间开始插秧。
原主是第一次插秧,但荣楚不是,以前也穿到过农民家庭干过农活,多少有些记忆。
通常是两根秧苗为一株,食指和大拇指拿住秧苗的根部,垂直插入泥中,不能太深,这样秧苗会长得慢,甚至压死,不能太浅,否则一下雨就会浮出水面,这也有技术在里面。
秧插得好,庄稼自然就长得好,耕种的每一步都是关键所在。
秧苗与秧苗之间要间隔十厘米左右的距离,这样利于秧苗成长,如果太密集,会影响秧苗抽穗结果,从而影响产量。
荣楚刚开始插秧速度有些慢,但插得还不错,一眼看去整齐有序,很是好看。
“老,没想到你插得这么好,我本来还怕你不会想过来教教你呢。”罗老二挑着空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