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科举文中的大反派34(4 / 5)

”荣楚喝了口茶,对林安道。

林安爽快应下,“那小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家中这几日来往的客人甚多,我们一家子忙得不行,贤弟留下来也能帮我们搭把手。”荣楚说到这,笑道“我可是把你当自家人看待了,贤弟不要推却才是。”

林安笑道“大哥哪里话,能帮上大哥的忙是我的荣幸,任凭大哥吩咐便是。”

“旁的倒也还好,就是我家世代都以耕作为生,识字的人不多,此次前来送礼的人却极多,全凭静殊一人登记造册,她实在忙不过来,贤弟识文断字,能否帮静殊一起登记造册”

林安点点头,“举手之劳而已,小弟乐意至极。”

“那便好,有贤弟帮忙,那丫头就不会再找我抱怨手累了。”荣楚笑道。

林安也笑了笑,朝院子外走来走去的小姑娘看去,嘴角的笑意更浓。

不多时,又有客人陆陆续续的过来了,荣大丫继续她的工作,不过这次有了帮手,她轻松多了。

“林秀才你的字写得真好。”荣大丫拿起记录好的册子一看,笑夸道。

林安被她一夸,有些不好意思了,“比起荣大哥的字还是差远了。”

“不会啊,我觉得你有你的特色,何须与他人作比。”荣大丫道。

林安闻言一愣,片刻后笑了,拱手一礼,“受教了。”

荣大丫见他这般认真,不由得笑起来,这人可真有意思。

林安看着笑得开心的人儿,嘴角也不受控制的上扬。

次日荣楚和村民们又进行了一件大事,立碑。

当朝规定,进士不但可以在国子监立碑,还能在家乡立一块碑,立碑的银子都是由朝廷发放。

荣楚回来后将事情安排了下去,如今碑已经刻好,可以立了。

荣家人和全村的人一起商量过了,碑立在村口,他们从村口进出都可以看到,别的人一进村也能看到,起到一个震慑的作用。

当然,除了震慑外还风光,别村的人看到他们村子的进士碑,定然心生敬畏,再不敢小瞧他们。

立碑时,几乎锣鼓喧天,鞭炮也噼里啪啦的响个不停,热闹极了。

荣家上下和全村的人个个洋溢着喜悦和骄傲,荣楚被众人围着,再次出尽了风头。

林安站在人群中,看着荣楚的风光,心里是有些羡慕的,但他早就想开了,更多的还是替荣楚高兴。

立完碑,接下来就是办宴席,这次荣老太提出办三天三夜的流水席,荣楚没有反对,中了状元这么大的喜事,办几天宴席是应该的。

而且他现在有钱,别说办三天三夜,就是办十天十夜都行,有钱好办事,这些事也不需要荣家人亲自动手,他请人来做,家人只需要跟着他一起接待客人就行。

宴席来的人特别多,荣家上下、荣大嫂娘家人,荣大妹婆家人、还有周财生把自家下人全带了过来帮忙,加上林安主仆两个,这么多人加在一起都招呼不过来,村子里和荣家交好的人家也加入进来,这才没让场面变得混乱。

这次来的人比荣楚中举人时来的人多了几倍,镇上县城里有头有脸的人物都到场了,除了知县外,连知府也派了人过来祝贺,可谓是风光极了。

三天过去,客人们陆陆续续离开,这场热闹总算画上了句话。

荣家人都累坏了,荣大郎忍不住抱怨了一句应酬这些比种地可累人多了,还遭了荣老太一通训,说他是扶不上墙的泥。

宴席过后,荣家又摆了场小宴,感谢帮忙的人,吃了这场谢宴,亲朋好友也都各回了各家。

但林安还没回去,因为收到的礼太多了,他还要留下来继续帮荣大丫登记。

荣大嫂端了吃食进屋,回到厨房后对荣老太道“林秀才人真不错,为了咱家的事任劳任怨,他耐心也好,有时候大丫都抱怨几句,可他却一直好脾气的,真难得。”

“那是自然,老二交的朋友,自是不会差的。”荣老太也赞道。

正好抱了柴火进来的荣大郎听到她们的话也点头,道“确实是个好孩子,要是不出事,定有大出息,真是可惜了”

婆媳两个一听,也都叹息着摇摇头,替林安惋惜。

过了一会子,荣老太问大儿子,“你弟弟哪去了”

“县令大人请他吃酒,他去了县城。”荣大郎回。

荣老太点点头,“等他回来,咱商量一下给林秀才备份重礼感谢才是。”

“对对,应该的。”荣大郎和荣大嫂都赞同。

过了几日,繁忙的工作终于完成,林安放下笔,揉了揉发酸的胳膊,笑着对荣大丫道“荣姑娘,都登记好了,你看看有没有问题。”

“你办事我咋可能不放心,一定没问题。”荣大丫把册子一本一本叠放好,笑道。

林安笑了笑,站起身,“既然事情都已办妥,我这便告辞。”

出来这么些时日,该回家了。

“你就要回去了吗”荣大丫急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