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082(4 / 6)

,这梁美人竟以送从参汤之名凑了过来。

兴德帝年纪大了,夜夜笙歌也有些力不从心,今晚还有正事,哪有功夫搭理小美人,让孙承罡将人赶了回去。

孙承罡回来后道“陛下,梁美人已经回去了,不过留下了参汤,说陛下日理万机,辛苦了,特意亲手熬的,给陛下补身体的。陛下您看”

还是刚进宫的妃子知趣,瞧瞧,皇后、穆贵妃、惠妃多久没给他送过参汤了淑妃前阵子倒是颇殷勤,可那也是为了给她的好儿子求情。

兴德帝哼了一声“端上来吧。”

别说,梁美人这一手厨艺还真不错,参汤熬得刚刚好,兴德帝很满意,又有些心猿意马,放下碗道“大晚上的武亲王急忙进宫,莫不是匈奴那边又起了什么变故兵部和西北那边没消息传回来呀”

孙承罡倒是猜到了一些,京城中如今流言四起,越说越过分,甚至都传入了宫中。有祖籍西北的宫人私底下在说,武亲王大捷万人坑中埋葬的都是西北百姓。

孙承罡无意间听到,当场处置了这些宫人,责令下面的人不许再胡言乱语,如有违者,必重罚。

惩处了嘴碎的宫人,孙承罡心里隐隐有些不安,派了人出宫打听到底是怎么回事,现在还没消息传回来,武亲王却大晚上的进宫,还说是有关匈奴的军情,莫不是来向陛下澄清此事的

那一会儿陛下知道他知情不报,定然会生他的气。

琢磨片刻,孙承罡决定抢在武亲王面前禀告此事。

他扑通一声跪了下来,道“陛下,奴才今日听到了一些流言蜚语,派了人去查证,还未得到消息,因此不敢禀告陛下。”

兴德帝打量了他片刻“什么事,可是关于武亲王的,说吧”

孙承罡连忙磕头道“陛下英明,此事确与武亲王有关。近日坊间流传着一则小道消息,说,说是”

“吞吞吐吐干什么说啊”兴德帝等得不耐烦,暴躁地说。

孙承罡头快趴到地上去了,声音也降低了好几度“回陛下,有流言说洛河大捷虚报战功,洛河旁的村子十室十空,方圆十几里都没有一处人烟,还说,洛河旁边的万人坑中埋葬的不是匈奴人,而是而是我们西北的百姓”

说完后,大冬天的,孙承罡紧张得后背都湿了。

他知道的内情比较多,也亲耳听到了武亲王承认自己虚报军功的事,因此他心里其实是有些相信这则流言的。既然杀敌五万是假,那有没有可能,洛河大捷也是假的

武亲王在洛河大捷一事上撒了谎是不争的事实。

“荒唐”兴德帝勃然大怒,气得将桌上的卷宗、奏折全扫到了地上,“这是谁说的可查清楚了,污蔑亲王,罪加一等,罪不容赦”

孙承罡就知道兴德帝会发火,因此才不敢第一时间禀告。

他咽了咽口水道“奴才,奴才已经派人去查了,明日应该就有消息了。武亲王殿下战神下凡,忠君卫国,定然不会肯定是有人故意污蔑武亲王殿下的。陛下您消消气,待明日查清楚便知道了。”

兴德帝点头,没有说话,坐到了龙椅上,勤政殿内一片寂静。

兴德帝没叫他起来,孙承罡也不敢起来,只能继续跪着,低头苦笑,他就知道是这个结果,才迟迟不敢说的。估计武亲王也是因为这个事连夜进宫的,希望他能打消陛下的怀疑,让这事快快过去,不然他不敢想陛下会何等的震怒

安静了一会儿,兴德帝等得不耐烦,皱眉道“武亲王呢,不是进宫吗怎么还没到,磨磨蹭蹭在做什么”

孙承罡赶紧道“许是天黑又下着小雨,走得慢,奴才这就派人去看看。”

兴德帝摆手,算是同意了。

孙承罡安排了小太监去看看武亲王都到哪儿了,催一催武亲王,让他快点来,陛下等得不耐烦了。

然后孙承罡进了殿内禀告了情况,接着说“陛下,要厨房准备些酒菜吗陛下今天的晚膳便没用多少,一会儿要不要再用一些。”

兴德帝本来是打算去梁美人那儿再吃点东西的,梁美人烧得一手好菜,最要紧的是味道跟宫里大不相同,他吃宫里厨子的菜吃了几十年,有些厌烦了。

听孙承罡这么一说,兴德帝点头“安排上吧。”

孙承罡松了口气,连忙往后退,准备去安排人准备酒菜,谁料还没退到门口,就撞到了一堵墙,人也跟着摔在了地上。

什么人啊,不经通报就进来了,孙承罡回头打算看看是哪个胆大包天的东西,却看到了带着潮气,甚至隐隐有些血腥味的武亲王。

他连忙爬了起来“奴才见过武亲王。陛下,武亲王殿下到了。”

兴德帝闻言,掀起眼皮瞥了一眼武亲王,淡淡地说“来了。最近不少传着不少流言蜚语,说洛河旁边的万人坑中埋葬的是大齐的百姓,怎么回事,你说说”

没人说话,回答兴德帝的是踏踏踏的脚步声,一下又一下,越来越近。

兴德帝逐渐察觉到了不对劲儿,抬头就看到武亲王不但没行礼,反而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