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确实是微臣的不是,等查明了山西乡试舞弊案,微臣任凭陛下责罚。”
责罚怎么罚他办好了案子,立了功,皇帝因为些许小事,不但不赏还罚他,说得过去吗
兴德帝恼火地说“那朕为何不将案子交给万永淳,要交给你们大理寺”
蒋钰认真地分析“陛下,此案我们大理寺已经查到了一半,留在那边的人也已经清楚了状况,微臣前往事半功倍,但若是万大人去了,又要重新查起,恐耽误时间,让对方有机会销毁证据。因此依微臣之见,举朝没有比微臣更合适的人了”
这话虽然自夸了点,但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而且万永淳太圆滑了,总想做老好人,但兴德帝需要是严查此案。
思量片刻,他终是松了口“蒋钰,朕命你为钦差大臣,即日南下,前往山西,彻查此案。”
蒋钰连忙跪下接旨“微臣遵旨。陛下,山西乡试此次正副主考官都有重大嫌疑,微臣提议先将翰林院编修程大中和詹事府府丞刘琨押入大理寺审问。”
这二人是正副主考官,嫌疑确实很大,兴德帝答应了“准了”
蒋钰谢了恩,在几个大臣复杂的眼神中出了宫。
再次坐上马车,蒋钰连家都没回,只吩咐刘东“我要南下办一桩要案,你回去告诉夫人一声,并收拾好行李,带到大理寺,一会儿咱们就出发。”
他还要回去安排一下大理寺的日常工作,并让人看好程大中和刘琨。
刘东一听就知道这个案子颇大,连忙跑回了蒋府。
万永淳的消息很灵通,中午便得知了此事,悔不当初“蒋钰这个老匹夫,这么大的事,硬是说都没说一声,就自己悄悄进宫了。”
他不甘心如此重要的案子被大理寺抢走了,但这会儿蒋钰已经出了城,他就是想争也来不及了,只能郁闷地说“这蒋老头还真走运,三皇子去他们大理寺,就查出这样的大案,便宜他了。”
冬月二十八这日,天空阴沉沉的,飘起了小雪,落到地上,很快便化成了水,湿漉漉的,北风再一吹,刺骨地寒钻入人的骨头里,冻得人直打哆嗦。
这样恶劣的天气,能不出门大家都尽量不出门,街上几乎没什么行人,很多小店小摊也早早关了。
天黑得特别早,才申时二刻,暮色就笼罩了下来,街上仅开着的几家店门口都挂上了橘色的灯笼。
忽然,马蹄声在寂静的街道上响起,一个身穿蓑衣,戴着黑色帽子的男人骑马在街上疾驰而过,直到曹府门口才停了下来。
门房听到敲门声,打开一条缝,问道“你是何人”
男人哈出缕缕白气,焦急地道“小人乃是袁举人老爷府上的家丁,我们家老爷可来了贵府”
门房自是认得袁亮的,连忙打开门道“不曾。怎么袁举人来了大同府”
男人焦急地说“八日前,我们家老爷带了随从前往大同府,说是来拜访曹举人,后来便一直没了消息。见他迟迟没归,又不曾捎家书回来,府中主子们有些担心,便让小人前来大同府寻我们家老爷。”
门房一直在大门口当差,袁亮来没来他很清楚。意识到事情不妙,他连忙跑回去跟曹家父子报信。
曹旺父子得知此事,果然极为震惊。
曹旺皱着眉头说“袁亮八天前就来大同府了他没来找我,那去哪儿了莫不是去了匡正一那里”
这么一想又不对。袁亮现在跟他有了共同的秘密,关系明显更好,不可能舍他而就匡正一。即便去了匡正一家借宿,但这么几天了,也没道理不来拜访自己。他们俩可都是举人,来年还要一同上京参加会试。
曹父想得深一些,忙让人将袁家仆人叫了进来,详细询问“你家老爷具体什么时候出发的临走前有没有什么反常的举止”
男子想了想说“老爷那几天似乎心情不大好,打扫的丫头小田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瓷瓶,老爷就气得让人将她发卖了。还有没有别的,小人便不知道了。”
曹父又问了一些,知道袁亮还去过纪家村后,便大致猜到了缘由。
将仆人打发出去后,曹父皱着眉头对曹旺说“袁亮恐怕是发现了纪天明跑了,不放心,特意来找你商量对策的。”
曹旺有些慌“那他六日之前就应该到了。这么多天过去了,他没有到咱们府上,也不曾听说府衙有人报官,他去了哪儿”
曹父深吸了口气道“要么是遇到了什么不测,要么是落入了什么人手里,多派些人手出去查一查,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管家当即派遣出人在全城寻找袁亮,并派人沿着从大同府到成化县的官道,一路找过去,询问途径官道的店家、集镇。
曹家不愧是大同府的地头蛇,第二日便查到了一些眉目。
外面派出去的人回来报信“老爷,有人见过袁举人的马车,在距离大同府三十里的地方。”
那离大同府很近了。
到了下午,管家给曹父带回来了一个更加令他震惊的消息“老爷,六日前,有人见过袁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