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2 / 2)

“小人深受长公主大恩,无以为报,只能遥祭长公主殿下,送殿下最后一程。”

“你可有未达成的心愿”谢懿见她着实伤心,对她话中之意倒也信了七八分“过些日子王爷便要入京,你若是有想吃的用的,不若就地采买。”

两国隔河相望,实则同属一地,气候饮食风俗类同,却被战争与国界硬生生隔开。吴人虽不能过河采买,但此地街市间也有对岸特产。

“多谢小哥,我并无想要采买之物。”她祭奠完毕,很快控制情绪,向谢懿道谢“多谢小哥陪我出来,敢问小哥贵姓”

谢懿回答的很是顺溜“免贵姓萧名重。”

江颐经历过吴国的政治风浪,早不是天真的小姑娘,知道没有无缘无故的关爱,而她的处境也容不得自己一味沉溺于伤感的情绪之中,当下用一双强抑着悲伤的眸子直视着谢懿,似乎于滚滚向前的洪流之中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动情的说“阿重我能叫你阿重么”

“”谢懿原本想拒绝,但对上她的目光,一时竟忘了拒绝“你想叫便叫吧。”

江颐激动的说“阿重,你是我来到邺国对我最好的人。我知道吴邺两国几十年世代宿仇,可是两国相争,苦的是老百姓。我自小进宫,往后便如浮萍,再也回不到家乡,这辈子都见不到骨血亲人,从此孤苦无依,我能认你做弟弟吗”

谢懿“”

吴人这是什么毛病

没说几句话便开始攀关系。

不过想到她认萧重做弟弟,与自己无关,他又心安理得起来,还装模作样推拒一番“我许是要比你大呢,如何能认做弟弟”

江颐见他并未把话说死,当然更要打蛇随棍上“认兄长也行,咱们以年月生辰来论吧,往后我要在邺国生活,也希望能有家人。阿重可有娶妻”

谢懿大吃一惊,暗想陈宫人不会是想以身相许吧

难道他今日还能给萧重定一门亲事回去

谢懿想到萧重唠唠叨叨的样子就头疼,而这位陈宫人口齿伶俐胆子也不小,顿觉寻到了克敌法宝,笑眯眯答道“尚未。”

陈宫人似乎有个爱寻根究底的毛病,还追问“可有心仪的姑娘”

“尚无。”谢懿暗笑,直等陈宫人自荐。

没想到陈宫人似乎并无此意,竟说“我在长公主身边侍候,平日也有些积蓄,将来你若是有了心仪的姑娘,也能出一些聘礼。”说着叙起年齿。

谢懿报了萧重的年齿,没想到两国年号不同,于是两人站在河堤上重新算了一番,最后江颐大了半岁。

香烛纸钱都是现成的,江颐打铁趁热,扯着谢懿跪倒磕头,便要结义为姐弟。

“今我陈叶萧重,虽然异姓,既结为姐弟,则同心协力,相互扶持。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厚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谢懿代萧重拜江颐为姐。

谢懿心中嘀咕“老天见谅,我既不是萧重,这个结拜自然也不作数,哄哄陈宫人罢了。”

江颐心中念叨“这是陈叶跟萧重的结拜仪式,与我江颐没什么关系,自然不必与这邺人侍卫同生共死。”

两人心中各怀鬼胎,嘴里却亲姐热弟唤个不停。

尤其江颐更似寻到了依靠,竟然还激动拭泪“弟弟,往后我在邺国也算是有家人了”

谢懿代替冤大头萧重假意保证“阿姐放心,有我在定无人敢欺负你”

江颐眼泪竟似有决堤之势“阿重,往后阿姐便靠你了”

长公主殿下当年初入朝堂,与那帮老狐狸周旋,有时讲道理老臣子不听,以皇权压人不大管用的时候,示弱抹泪也不是没用过,手段娴熟能软能硬,为达目的折一折腰身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当初给她难堪的那帮老家伙们,最后还不是被她花了几年时间,不动声色的架空手中权利,全都给清扫出朝堂,再不能对她指手划脚。

龙困浅滩而已,算不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