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看看他们相处。再故意提到官位、前途,主要是观察一下苏晟与苏喆的反应。
如果与她平常的印象一致,“獠人”到了京城,彼此也抱团。苏晟与苏喆二人相处也不错,相较而言,反而是苏喆更警惕,而苏晟大大咧咧的不太在意。
这就好办了。
如果苏家内部有争斗,再配上朝廷见缝插针,事情就要坏了。
祝缨比较满意。
自家后院安稳,她就能做别的事了。
第二天,风平浪静,没见有人在朝上说起苏家的事儿,祝缨怀疑是在润色奏本。
当天落衙后,祝缨又去了杨府一次,依旧是不得见。
次日,杨静留下了官服、冠带、印信等物,命一老仆捧到宫门。一个老苍头,捧着这样的物件,在宫门前十分扎眼。
岳桓上前问道“怎么回事”
老仆哽咽道“大人,我们家先生,昨天已经离京了。”
杨静,走了
大臣们发出嗡嗡的议论之声,岳桓气极“这下你们满意了小人当道,排斥君子,你们可真能干”
哼哈二将十分担心,斜上前一步挡在祝缨的身前,就怕她做出什么事来。祝缨默不作声,安安静静上朝,然后去户部办公。
赵苏等人终于在她的督促之下,将全国的户籍、人口等数据汇总了上来。户部本就有全国特产、人口、地理等等的籍簿,祝缨又把户部搅起来,让人重新核对。整个户部,包括混日子的人,都动了起来,天天累得两眼发直,落衙回家后恨不得直接挺尸,几乎没有精力去参与别的事情。
最后,祝缨拿着一撂汇总过的簿子求见了皇帝。
这些日子朝上的争吵皇帝看在眼里,皇帝对这样的情状是又爱又恨。皇帝不希望所有大臣抱成一团,但是内讧得太过份也不行过年了,四夷使者来了不少,得显出气象来。
且党争误国,皇帝正寻思着与郑熹、冼敬等人分别聊一聊,在那之前,他想与陈萌、窦朋、祝缨先分别聊一聊,商量个主意。陈、窦是“老臣”,自不必说,祝缨在皇帝眼里与郑熹关系虽然近一点,但是“有公心”、“做直臣”这就够了。
祝缨求见的时候,皇帝突然有了一种“不愧是他”的念头。
怎么就忘了呢祝缨总是在需要的时候出现,她觉得应该出现了,自然会来,她认为时机不到,你磨破了嘴皮子也没用。
皇帝失笑“宣。”
祝缨捧着厚厚的册子进殿,皇帝没让她行全了礼便说“这拿的什么过来坐,慢慢说。”
祝缨上前,道“这是之前说过的,臣暗中从部里派人下去各地核实土地、人口,如今总算有个数了。虽不太精确,总之下面层层上报来的要准。”
皇帝严肃了起来“朝中纷纷扰乱,只有你还不忘为国操劳。”
“为国操劳的人很多,只不过有的时候不得不热闹一回。臣小时候没读过什么书,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就不插言了,免得露怯。闲着也是闲着,就弄了这个。”
她双手把册子捧了上去。
郝大方接了,放到了皇帝的手边。皇帝随意地翻了翻,他比较关切自己的天下,但不幸的是,他看不懂太复杂的内容。
祝缨简要地说了情况“较之开国初,兼并严重了不少。除了侵夺百姓产业的劣绅,总有些用心经营而致富的人家,因此也不能一概而论。但无论乡贤还是劣绅,他们拿得多了,朝廷有的就少了。因此赋税吃重。这几年用钱的地方多,要赈济的地方也多。花费不小。”
“是啊”皇帝赞同地说,“亏得有你。”
祝缨道“陛下过奖了,臣也不是什么事儿都能担得起的,只盼着来年花钱的事项少一些才好。”
皇帝苦笑道“每逢祭天,我无不虔诚乞怜。”
祝缨道“上天的考验只好由他去,人为的可以削减一些。先帝已然奉安,后宫册封、公主、亲王开府也都办得差不多了。其他的事能否暂缓”
“那还有什么事”
祝缨道“修书释经,花钱恐怕不少。”
“那能花多少钱”皇帝笑问。
祝缨道“如果陛下心中有定论,当然就很简单,这一笔钱,也勉强能挤出来。如果陛下自己的学问没一个定论,哪个儒生的话就都代表不了陛下,就需要博采各家之所长,就要广集贤士,养着他们,那就不是释经,而是要辩经了。
臣虽读书不多,但是知道,儒生们重视这个,就是因为它重要。既然重要,朝廷就不能掉以轻心,陛下就不能由着他们解释。否则,一旦释经完成,陛下也要受这一次释经的约束。”
皇帝不笑了。
祝缨道“那要花的钱可就不定数了。”
“与钱的关系也不大,”皇帝说,“是人。你的意思,我听懂了。你要是能经常来找我说说话,我该多高兴呀。”
祝缨挪得离他远了一点“臣与陛下每日相见。”
皇帝又笑笑“又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