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章 少见的好人(2 / 3)

散大规模扩散的弊端的绝不止王雅一人,可赵高早已经把众多顶级世家的利益和五石散的销售牢牢绑在了一起。一旦从一开始上了这辆战车,每年数万缗的收入就会胁裹着让这些家族至少闭紧自己的嘴巴。因为从现在的局势来看,一旦某一方选择退出,便会立即有候补的势力替换上去,除非所有人同一时间选择放弃,否则所谓禁绝五石散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在这个家族利益远在国家利益之上的时代,所有的世家有可能达成一致吗答案根本不用去想就知道。

便是王雅,也只是因为不能从这庞大的利益中分得一杯羹,无比眼热的情况下才选择上书直斥它的弊端。

“你将这么大的利益拱手相让就是为了现在么”老八稍稍一计算,就核算出了如果赵高独享五石散利润的数额,那是一个大到无法想象的数字,等于一个人源源不断在抽食整个社会的血肉。

“也不全是。”赵高貌似无辜地摸了摸头说道,“当时我也根本没有预料到这种情况,只是直观地感受到钱实在是太多了,会引起不必要的危险,所以才选择了将所有人一起拉上来。”

“恩,恩,你将所有人拉上这辆必将冲进阴沟里的破车,自己却硬生生跳了下去,哪怕断胳膊少腿也在所不惜。好人做到你这个地步,也真是少见”麦玲珑看着贝郡的收入报告,语气中的嘲讽和钦佩不知道哪一个更多一些。

在这份现代化的手法做出来的财报中,贝郡实际上已经完全放弃了五石散销售带来的所有利润,转而把收入的来源指向于上游产业和由五石散衍生出来的例如房产,当铺,酒楼等其他收益、虽然数额上远远不如五石散来的直观,却是细水长流足以保障贝郡以一贫瘠之地维持领地最高运行的状态。

更关键的是,赵高不但洗脱了五石散将来必然产生的恶名,同时因为原材料的控制将每一剂药的价格定在了五百钱上下。这个价钱不但有效地防止了最底层的贫民触及,保证了土地基本生产力不丢失,而且将财富的主要来源控制在那些薄有资产庶族地主和自耕农身上。这一点,又在无形中符合着世家兼并的利益,得到他们的偏帮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这一次,剧情世界想要从五石散身上翻身,就除非和世界里所有人顶层人物一起翻脸不可了。

论人品论才能,桓伊桓野王都是个蛮不错的人,等阶虽然仅仅只是历史b级,却曾经在本就繁华无比的东晋史书上留下过很浓重的一笔。

在文学上,他和琅琊王氏相交莫逆,留下“梅花三弄”千古传唱;在武功上,和陈郡谢氏一起大破苻坚以功封侯,算得上当世有数的战将;在政治上,他是皇室司马氏和权臣谢氏之间最后一道缓冲剂,成功将东晋内部军事上的矛盾转化成朝廷上的纷争,避免掉了战争内耗。无论从哪个角度,他都可以算是东晋后数十年和平的关键人物之一。

赵高要在这个时候要干掉这样一个极其正面的人物,无疑是对东晋朝廷的背叛,也是对他“忠贞之士”这一称号的重大考验。

更何况桓伊被称为“笛圣”,必然触摸到了一部分底层规则;又是北府军最初的高级统帅之一,身边高级精英士卒如云。无论是个人实力还是统军的能力,都是上上之选,想要击杀掉他,又谈何容易

老八和麦玲珑一个字没有多问,在这个关键的时刻,赵高这个团队领袖的命令必须得到执行,哪怕这个命令看起来完全不知所谓也是一样。

朝廷上安抚的文书很快到达了赵高的手中,任命他为护军将军,豫州刺史,依旧受豫州大都督桓伊的节制,除了官职上的晋升似乎和原来并没有什么不同。

可赵高知道这是朝廷对于这次自己耍的一个花招的让步与警告。从官衔上来说,由扬武将军晋升护军将军等于直接提升了三级,虽然二者都是杂号将军,其中也是有巨大的差别。护军将军职权中有很重要的一项是掌管中级以上将领的考察选拔,换句话说,就是有了不通过朝廷就任命中级军官的权力,这就有了独自组军的名分大义。

豫州刺史的权位意味着朝廷默认了他在豫州进行实际统治的身份,名义上可以任命豫州除军事以外的所有官职。这里面有一个双方都不必说的默契只要你不是想去造反,朝廷原本控制区域那些已经安排好的官职人等一般是不能动的。能够自己决定的任命,往往都是新打下来的地方。比如说刚刚占下来原本属于秦国的汝阴,赵高就可以根据需要安排自己的人担任各级的官吏,只需要上报上去走个形式,朝廷一般就会发下相应的告身文书,在朝廷的名义下让他实际统治这个区域。

至于受桓伊节制,这是朝廷大局布置上的应有之意。既是对赵高前面冒犯的警告,也是提醒主将桓伊,需要提高对这一支武装力量的防范意识。

这就是麦玲珑为什么说赵高这一步棋是利益和风险并存。

朝廷上这么多高级历史人物,谁会看不出这么简单的计谋这份后到的任命诏书,其余部分都和正常的诏书没有两样,只有在时间上比实际的提前了十数天,显示出和上一份诏书同时发出的样子就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