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的。
楚凝弯起杏眸,声调带出似真似假的娇怨“哪有那样快,我已是日日看,夜夜看了,可还有好些不能懂呢。”
齐先生朗声笑了一笑。
“短短时日就妄想参透传世医经,”他抬起一指,隔空朝她点了点“野心不小。”
楚凝樱唇浅笑,露出白整的贝齿,未置可否。
她虽为女子不便拜入故安舍师门,却也因祖父之故,随齐先生习得许多。但齐先生颇为神秘,他与楚凝父亲一般年纪,自她降生起他便在此处了,可多年过去,楚凝却是连他的名都不得而知。
只知他师出自己祖父,旁人皆称他齐先生。
“楚凝今日过来,是想请先生再给父亲开几副药,也是要与先生辞行的。”她温言轻语出一句。
齐先生微微顿住,有顷刻恍然。
楚凝美目剔透,不起一丝波澜“司礼监奉命到了家中,明日楚凝便要离去京都,日后再想请先生指点一二,怕是不能了。”
她说得那样轻松,仿佛只是出到锦官城外而已,不是要嫁得相隔无数座城池那么远。
可她明明从未离过家。
齐先生一听便明白了,沉默了会儿,他似有若无轻叹“三冬寒凛难熬,今年去得竟是这般快。”
从赐婚诏书突落楚家,眨眼之间,冬去春来,他看着长大的小女孩这就要嫁了。
楚凝心中也有万千感慨,但她不想表露。
至少在坐上婚舆前,不能。
忽而,玉屏后响起轻微一声动静。
楚凝愣了下,随即便听得一道细流入盏的脆音,滴滴嗒嗒,涓涓如注。
惊讶瞬息,她方回神
那位贵人并未离开,还在屏风后。
那人沏茶的声响听来甚是气定神闲,显然没想着回避她,是在提醒她碍事了吗
楚凝收拢思绪,忙道“只顾着闲说,才想起先生有贵客招待。”
这贵人既隔屏而座,想必身份不寻常,她便识趣地不问僭越之言。
“无妨。”齐先生不以为意,关怀道“初春时暖时寒,你自幼遇凉便要得病,近日身子可有恙”
“好着呢,”楚凝一张俏面绽开笑容“也无甚紧要的事,先不打扰先生啦。”
她在此,那人不便露面,齐先生不好多作挽留,略一思量道“腿寒这毛病易复发,待我开副活血散寒的外敷方子,让你父亲平素也莫过度操劳。”
楚凝掩在绡纱广袖下的素手交叠,浅浅一福“好,有劳先生。”
齐先生将手中那本书递过去“这部灵枢你先拿着,到凉亭歇息片刻,我顺便理几卷合宜的医书出来,给你带回去。”
楚凝双手接过,欣然笑应后便出了竹屋。
玉屏后,顾陵越仍旧坐于案前。
他后靠着紫檀椅,双眸浅阖,似在回味方啜的新茶,白瓷盏在他骨节分明的指间缓慢转着。
清新淡雅,纯滑温和,细细品来意外还有丝甜。
这滋味倒和那小姑娘的声音有几分融洽。
轻轻缓缓,越过身后的屏风漫入他耳中,像如水的月光般清润。
她的声线极易辨识,不硬不锐,是柔的,却不是柔弱,而是和煦的暖光那样。
闭眼欣赏,恍惚见得一场春夜里风吹梨花的缠绵。
顾陵越未将眼睛睁开。
他捻着盏沿,轻抵唇边,饮了余下半盏茶。
“楚家祖辈先师尊者无数,名士弟孙遍地皆是,虽说现今不问朝堂,但于民间声望甚高,皇后费心与楚氏结亲,想必是为此吧。”
齐先生还在外间整理书籍,但声音娓娓而来。
顾陵越慢悠悠掀起眼帘,褐眸融在道道碎光里,他笑了一下,语气淡薄“得其心,斯得民矣,她可比孤那六皇弟清醒多了。”
得民心得天下,他名义上的母后,打的可不就是这算盘。况且用姻亲拴住楚家独女,亦能进一步牵制楚氏一族。
他父皇也是求之不得。
一刻钟后。
竹屋内的两人一前一后离开。
齐先生写了药方,又理出整整一箧医书,亲自搬到凉亭,云萝见状忙不迭替自家姑娘抱过那箱沉重的书箧。
此时,顾陵越正走在院后的青石路上。
一直在暗中守着的锦衣卫镇抚使闻楼跟上他,将一件云白薄氅搭到他肩头,“殿下。”
“嗯。”
顾陵越没回头,步履慢沉,负手而行。
闻楼身着暗色飞鱼服,手扶绣春刀随于他身后,恭敬问道“锦官事了,殿下预备何时归京”
话落的那刻,前方分出两道岔路。
顾陵越余光不经意往右掠了眼。
那儿一片玉白,是梨花林的方向,琼枝玉朵,千树万树开得正盛,地面也好似堆满层层松雪。
言蹊河的支流缓缓静淌,河边的小亭有风,轻轻地吹落一朵朵梨花,如雪絮霏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