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少数。
趴伏在地面上的王安听着年轻的皇帝突然说“南王想让朕死。”这不是猜测而是笃定。
但是堂弟他不愿意。
“可是因为此事”
“罪奴不敢妄下定论。”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皇帝都没有再说话,他沉默着,又像是想说什么最终却放弃了。
一切事物,似乎都随着南王世子的死去恢复了原样。
上朝,听政。
下朝,批阅奏疏。
好像所有的事情都与原来没什么不同。
皇帝翻看着以往乔衡批改的陈条奏疏,那上面的批红正是他自己的字迹。若不是他对这些奏疏全无印象他很确信这跟本不是自己写的,怕是连他自己都要以为这是自己写下的字了。
寝宫里的摆设与他记忆中的一模一样,不曾添加、减少任何事物。
每隔一段时日,尚衣监都会为皇帝裁制新衣。太监捧着新制的衣物,让皇帝看看是否合心意。皇帝知道这大概是乔衡还在时裁制的衣物,以尚衣监精益求精的作风,直到近日才刚刚制成。这些衣物与他以往的喜好没什么不同,就有如是他自己亲口对尚衣监诉说的种种要求一样。
这偌大的皇宫里,好似处处是堂弟的痕迹,但又好似处处都没有阿弟他的痕迹。
他的堂弟仿佛完完全全的将自己活成了另一个人的模样。
皇帝放下手里的奏疏,他的目光渐渐放空。
良久后,他说“王安。”
在王安“罪奴在。”
皇帝“平南王世子已走,你何不追随而去”
王安深呼吸,然后叩首说“罪奴谨遵圣命。”
花满楼把刚刚写好的信轻轻地折好,然后手执毛笔,在信封上端端正正地写下“吾友乔衡亲启”六个字。
他当然知道南王世子的真名不是这个,然而不论对方究竟是何种身份、用着什么样的名字,花满楼始终记得他们刚相识时,对方介绍自己时说的那句“在下姓乔,单名一个衡字。”
花满楼聆听过很多人的自我介绍,有的人怯懦,有的人是在不着痕迹的炫耀,更多的人只是在进行客套寒暄。
但是乔衡在说这句话时,他却总觉得在那客气的外表下,仿佛还掺杂着几许不知该如何形容的认真郑重。
花满楼想,对方应该是更为喜欢“乔衡”这个名字的。
他将信交给花家的下人。
花家下人接过信,脸上露出了些许为难“少爷,这信该送到哪好呢”
花满楼愣了一下。
不知道乔衡那边遇到了什么事情,这两次他把信寄出去后迟迟没有等到回信。
也许是送信人和乔衡正好错过了,毕竟他也不确定乔衡现在到底是在南王府还是又去了白云城。
他说“算了,这封信先留在我这里。”
小厮见没自己的事,就向自家七少爷道了个礼离开了。
在花满楼准备把这封未寄出的信收起来的时候,他像是犹豫了一下,然后拿起一本书,书里夹着数份信纸,这些都是乔衡之前写给他的回信。
这已不是他第一次回顾乔衡寄给他的信了。
最开始时,他寄过去的每一封信乔衡都会亲自给他回信,后来则改为了由他人代笔,再到现在,他根本联系不上对方了。
这期间的种种变化如何让人不担心。
他只好翻出两人以前的信件,时不时的翻阅一下,以此安心。
然而每一次,越是回忆,他越是无法心安。
此前,隔上一段时间才收到一封回信的时候,花满楼读这些信时不曾觉得有任何不妥之处。
然而当它们集中到一起没有间隔的读下来时,那字里行间被风趣的书面语言掩盖过去的异样就无所遁形了
两人互相写信,自然免不了叙说一下身边发生的事。
乔衡会在信中分享他用了一顿怎样的晚膳,并用生动至极的语言描述每样饭菜的色香味,但他绝不会说自己更喜欢吃哪道菜,今日的晚膳比之前几日的是否更好。
他会用优美动人的文字叙述他听到的歌曲、看到的舞蹈,然而他同样从来没有对这些歌舞表露过自己内心的好恶。
就像是他不是出于自身的享受而做这些事情,只是因为他认为自己该这么做,于是他就做了。
他是一个如实的转述者,而不是体验者。他自身的感触非是他故意瞒下不写,而是根本无话可写,乃至都懒得编造。
花满楼心道自己真是自寻烦恼,但又无可奈何,他叹息了一声,把这些信全都收了起来。
他走到一旁的花架旁,抬手触摸了一下还未完全展开的花苞,静立了一会儿平复了一下心情。
恰在此时,他听到了一阵略带匆忙的脚步声,来人正是半个时辰前刚刚离开的小厮。
他转过身温和地说“有什么事情吗是不是父兄寻我”
小厮说“回少爷,是有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