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近日物价飞涨,体恤众将士养家不易,特多发一月军饷给大家支应”
士兵们惊喜不已。
北戎来袭前,他们才发了这个月的军饷,没想到现在又有一笔。
有了这多出来的一笔钱,他们至少是不用再担心家中人因为物价飞涨而活活饿死了
那将领继续道
“郡王还吩咐了,待会儿发完军饷,放大家一天假,有家人的,尽可以回家与家人团聚,没家里人的,也可在营中休息。今晚照常饮食”
士兵们顿时欢呼起来。
又能多拿钱,又能回去看惦念的家人,这简直是好事连连啊郡王可真是太体贴了
众士兵遵照吩咐,以都为单位利落地排好队,满怀期待地等待着分发军饷。
第一个排到的士兵看着手中几乎多出了一倍的铜钱,愣了。
“大人多多了”
发军饷的护卫低头一看花名册,道
“王小武,中兵,七百文,没多”
“郡王有令,若无升迁,以后大家的军饷都按照刚入伍时的标准发”
这话顿时令排队的士兵哗然。
“按照入伍时的标准发这意味着咱们以后能多拿一倍的钱”
“太好了以后不怕养不活家里人了”
“我我有这么多钱肯定不会再被媒婆嫌弃了我可以娶媳妇儿了”
“郡王果然如传言般仁爱咱们的好日子来了”
“对啊,跟着郡王可真好”
明明是他们该得的待遇,可这群士兵却无比感恩戴德,每个人心中都充满了对郡王的感激,心中暗自发誓,郡王对他们这么好,他们以后一定要好好操练,报效郡王的大恩。
领着新发的军饷,士兵们便如同撒欢的小马一样兴高采烈地往家里跑去,迫不及待想跟城里的家人分享这件喜事。
林东明妻子在门口补着衣服,看到和他们家一样租住在这一排木屋的刘大郎,浑身带风地走进巷子。
“大郎,你咋回来了”
他家老母亲顿时欣喜地道。
刘大郎一脸喜色地从怀里掏出大半吊钱
“娘,发军饷了现在咱们燎原守军由郡王统领,郡王体恤咱们,特意多发了一个月军饷,还放一天假叫咱们回来和家人团聚呢”
他老母亲看着这一串钱,惊喜极了
“多发一个月,这可真是太好了能多买不少的米呢”
刘大郎兴奋地道
“娘,我跟你说,可不止这些呢,郡王说了,以后我们每个月都能足额领取军饷了,不仅如此,每天一斤半的粮,三天就吃一回肉,一次一两”
听到这,刘大郎母亲都呆住了,好半晌,笑得脸上的褶子跟菊花一样
“这可真好哇咱们可算是苦尽甘来了”
“娘,你不知道,咱们这燎原守军的待遇都不算什么,郡王亲兵护卫营的待遇才叫好呢,天天吃肉,每人三两,吃肉都能吃饱军饷也比咱们的多,逢年过节,打了胜仗那赏赐少说都抵得上一两个月军饷,多的就更不必说了”
“我听护卫营的大哥们说啊,只要咱们好好努力练本事,以后也有机会被选到郡王身边的护卫营效力呢肃城那些厢军里就有好几百人入选了”
刘大郎母亲听得满脸向往
“还有这么好的事儿啊,你可要好好努力,争取早日进郡王的护卫营”
“那是当然”
两人说着话就走进他们的屋里。没多久,屋里就传来一家人的欢声笑语。
听到刘家传来的笑声,林东明妻子黯然地低下头擦拭眼泪。
多么好的日子啊,可她家东明却没有等到这一天。
他在半个多月前,死在了上官的军棍下,听说是为了讨军饷给孩子看病。
这些日子以来,她一直在后悔,若那天她不去找他,他是不是就不会死。
明明她可以不去找他,因为她回来后没多久,公公婆婆在外头听到个土方,把孩子的烧退下来了。
若她没有去,东明就还好好活着。
她快被心中的愧疚与恨意压垮,可她知道,自己不能垮,这个家上有老下有小,只能靠她。
收起缝衣服的篮子,她走进屋子里,默默关上了门。
只怕那邻居家的欢声笑语,让卧病的公婆听到后更加伤怀。
午饭时分,林东明妻子从墙角拿出一把野菜,丢进了锅里,掺上了一大锅水。
家里早就断粮了,她冒着遇上北戎蛮子的风险去城外采摘了野菜,兑着水煮一锅,哪怕秋天的野菜已经很老,却至少可以把全家人的命吊着。
至于冬天没了野菜该如何,便也只能活一日算一日了。
正麻木地搅动着锅里的野菜,突然听到巷口传来一阵脚步声。
抬头一看,是几个威风凛凛的兵,腰间别着刀,身上穿着上好的皮甲,几人连走路都排得整整齐齐,看起来相当有气势。
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