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第二十七章(3 / 6)

来了。

去年十月晋封德嫔的乌雅氏今年二月刚得了个小阿哥,因小阿哥的身子不好,康熙特许她亲自抚养,又给取了个“祚”字,盼能给他添福添寿。

因有了这个小阿哥,德嫔这半年来忙碌得很,她原本随佟贵妃住在承乾宫里,后来佟贵妃迁去了景仁宫,她倒是没跟着搬去,如今就是她带着六阿哥住在承乾宫里。

身边养着儿子,德嫔肉眼可见地精气神不同了,但又因为小阿哥的身体不好,时常得跟着操心而有些消瘦,妆容描画得精致,显得脸色也红润了,总得来说还是光彩照人的。

她对敏若与旁人又添了几分亲近,过来笑吟吟地欠身道了万福,“这段日子小六病了,我一直守着,今儿可算得闲,还得来讨贵妃的好肉吃。”

“本来就是为了热闹热闹,我在宫里闷得怪无聊的,外头庄子上宰羊,羊腿都在这了,那日可巧听老祖宗说烤羊腿的妙处,我不就动心了”敏若笑着,又道“也是我这段日子一直忙着收拾永寿宫,没好生与大家认识认识,正好借今日的机会来。”她备的是自己在宫外酿的桂花甜醴、玫瑰葡萄清露与青梅酒三样,另有内务府的双料茉莉酒丰富选择,配了小菜果品,有御膳房的手艺,也有她叫乌希哈备的,口味比宫里的新鲜。

难得的是太皇太后与太后也来凑热闹了,她不过是前日在太皇太后跟前随口提了一嘴,没想到太皇太后真能来。

秋日里御花园中摆满了应令的菊花,这会最炎热的天儿过去了,正是京师里头天气最舒爽的日子,太皇太后却已在石青袷袍外加了件薄棉坎肩到底是上了岁数的人了,比平常年轻人对寒暑更敏感些。

小宴摆在御花园中的绛雪轩里,敏若本来正招待嫔妃们,忽然见太皇太后与太后被一群宫人们簇拥着过来,连忙迎上,“老祖宗您还真来了。今儿的天气倒是不错,适合您出来走走。”

“你的面子我不能不给啊。”太皇太后笑吟吟地看着她接过了苏麻喇的地方与太后一起搀扶自己,笑眼又看向阿娜日,“你也舍得出来凑热闹了”

阿娜日笑眯眯道“就是再不想动,昨儿亲眼见贵妃宫里的人腌制羊腿、筹备炸货,味道实在是香得很,我也舍不得不来了。”

太皇太后摇头轻笑,挥手叫请安的嫔妃们起来,“我不过来凑个热闹,若叫你们碍手碍脚怪拘束的,倒叫我心里不好受了。都快坐下吧。这桃儿是你庄子上出的”

“是,那边的果子都是我外头庄子上得的,跟前儿奉与您的一样。”敏若笑道,太皇太后便夸“前儿得了你的桃儿,那样秀气的小尖儿、通红通红的,供在佛前真是好看。今早削了一个,都说好吃呢,桃香味很足。”

敏若便道是今岁的雨水好,其实京师产的桃儿品种味道都差不多,太皇太后觉着好吃多少有点心理因素在其中,至于别人那就得看是哪个别人了。

至少太皇太后宫里的人,是有溜须拍马附和主子的嫌疑的。

太皇太后年岁大了,除了她身边的宫人,太后阿娜日她们也一贯都顺着她的心的,太皇太后说好吃的,甭管是真好吃假好吃,在宫里肯定就是“真”好吃了。

而太皇太后这会这样明晃晃地说出来,未必没有为敏若做脸的意思。敏若心里感念她的心意,请她与太后上座了,又亲自割了好羊腿肉来,并各色时令鲜果、菜品摆了一小炕桌,请太皇太后与太后品尝。

羊腿其实并不是太皇太后记忆里的味道了,用的香料多、做法比蒙古的旧法更为精细,烤得外皮酥脆、肉嫩而多汁,咸香可口,蘸料是后配的,辣味在那里头,单独烤出来的羊腿只有香料作料的咸香,也足以令人食指大动,尤其外皮的地方焦香酥脆,入口只有一个“香”字

太皇太后上了年岁,其实不大能吃油腻的,忍不住多吃了两口就被苏麻喇劝下了,太后倒是很喜欢,仗着年轻多吃了几块,看得太皇太后眼热极了。

敏若忙亲自斟了两碗酸甜解腻的酸梅汤来,撒上金黄的干桂花,温温的滋味也很好,太皇太后忙饮了半碗酸梅汤,又去夹羊肉。

佟皇贵妃笑着,劝道“老祖宗,知道您喜欢,日后总叫膳房给您进上就是了,这东西吃多了可不好。”

“正是呢,这油腻的东西,您吃下去一时是舒服了,怕回头又觉着腻,以后就吃不下了。您若觉着这样腌的肉吃着新鲜,回头我就将腌肉的方子送到御膳房去,叫他们依样备给您。”敏若笑着劝道“何必贪一时的新鲜,耽误了以后的胃口呢”

太皇太后听了,这才不舍地撂下筷子。

她也没坐多一会,本来她是不大爱动弹的,过来纯粹是因为今儿个天气好、心情也好,又为了给敏若长长脸。吃了两口新鲜的,满足了口腹之欲,脸也给做完了,便起身要离去了。

倒是太后被她留下,太后本来年岁就轻她做顺治皇后的时候也不过十三四岁,顶多比惠嫔、荣嫔等年长的嫔妃大一轮,体力精神都比太皇太后好上许多,这会见吃食新鲜,自然愿意留下,还饮了两杯酒,夸赞了敏若酿酒的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