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第 181 章(4 / 17)

鼓起勇气小声道“太上皇,皇帝,慢慢适应”

她对面的母后太上皇后歪着身体在沙发软椅子中,示意身后的大宫女给扶正歪掉的金镶宝王母骑青鸾挑心和老花眼镜,环视一圈对她嗤笑“他就是打小儿懒。一岁的时候,他拼积木,积木被狗狗叼到他汗阿玛面前,他啊啊喊,小胖手一把拽住他汗阿玛的辫子,疼的他汗阿玛眼泪都出来,他却指着积木啊啊。就没想着自己爬过去捡起来。”

当着这么多人啊皇额涅四爷心痛地望着皇额涅,表示伤心了。

母后太上皇后在黄地绿彩云龙纹瓷碟捏一颗话梅含着,不搭理他。

圣母太上皇后真有眼泪出来了,她觉得,就因为皇帝幼时不养在自己跟前,皇帝和亲弟弟胤禵不亲。

其他人纷纷惊讶地表示没想到啊,皇帝皇上阿玛这是天生的懒啊,不对,是天生帝王相会使唤人啊。

康熙也回忆起来这一遭儿,伸手摸摸脑后花白稀疏的小辫子,思念当年年轻乌黑浓密的粗辫子,对熊儿子气得黑脸哼哼“朕现在的头发少,就是被你拽的。皮小子也不知道随了谁我们家祖祖辈辈就没有这么懒的孩子。”

四爷“”四爷不能说汗阿玛您故意要狗狗叼走积木,儿子才故意拽您辫子的。四爷是乖宝宝。立即欠身乖巧表示愧疚“汗阿玛,儿子刚谱了一首新曲,弹给您听,您给提提意见。”

“难得你小子还有点良心。养大你容易吗”康熙白他一眼“我就勉为其难听一听吧。”

四爷乖巧且孝顺地笑“儿子谢汗阿玛指正。”

四爷施施然起身,小太监上前卷袖子伺候净手,四爷缓缓走到自己喜爱的鸣凤琴边,一掀袍子悠然自得地在长凳上坐下,快意抚琴。只见清溪书屋的各个门上小太监挂起来灯笼,橙黄的灯火透着红纱灯笼映衬弹琴的人,雨停云现,月初山小,青色宽袍大袖,独坐在一棵古树下,效仿魏晋人士的风流,做一个隐士对着青山绿水,红叶黄花,在月下松涛中自我陶醉对月轻弹。

弹一曲鹤啸九天再应景不过了。

康熙和老妃嫔们、公主郡主们渐渐端正坐姿,沉浸在这清远空旷、超然尘外之趣。

弘晖示意弟弟妹妹画画,再暗示李德全,要跟随的画师画行乐图“阿玛的帽子画成魏晋飘逸款式。”李德全“嗻。”

龙吟兮九渊,鹤唳兮九天。白云兮坌谷,飞泉兮鸣筑。

等第二天傍晚,大臣们面对皇上指着书房墙上的新画儿和他们分享行乐图,图上皇上戴的居然不是瓜皮帽众大臣只觉得不认识皇上一般。这画上就差直接说湖光山色走一遭,西山园林,亭台楼阁都逛一逛,在芭蕉下静静地听着蛙鸣和潺潺的流水坐一下午,放空自我什么政事奏折都别来打扰朕,此刻朕就想做个安静的美男子

这确定是皇上啊。赏雨要特意穿了道袍的人,当然是喜欢装扮的皇上啊原来昨儿一个傍晚您都赏雨弹琴扮魏晋风流去了皇上我们理解您以前就是这样懒啊。可您现在是皇帝了啊。

格斯泰真担心了,皇上这是出来偷懒的苗头了国字型紫棠脸上愁云密布,浓浓的一字眉紧皱,一躬身行礼“皇上,最近除了日常政务外,马上开始秋审。”

其他大臣们紧跟着躬身行礼“皇上,秋审明天就开始了。”

皇上您要坚持忙起来,您不能玩物丧志不管心里咋想的,愁的乐的,作为大臣,有劝说皇上勤政的责任和义务

四爷装没听懂,一眨眼“明儿秋审”

“秋审”富宁安直觉,皇上不是吃“素”的人。明朝皇帝做木匠不上朝等等,那是被内阁相臣逼的。皇上但富宁安也担心,万一皇上自己犯懒呢不沉迷美女美男木头疙瘩,却沉迷琴棋书画瓷器啥的呢“皇上,臣观皇上所弹之琴甚好,鸣凤乃是大清的绕梁仙琴。”

楚庄王也是五霸之一,他就是那个“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君主。相传,有人进献四大名琴之一的“绕梁”给楚庄王,绕梁的音色实在太好,楚庄王不知不觉之中已经沉迷,很长时间都沉醉而不能自拔,底下的大臣看不下去,进言声色误国,雄才大略的楚庄王不得已,击碎绕梁。

四爷一听自己的仙琴要不保果然恼了,怒瞪富宁安,分享好画儿的心情都没了。可是富宁安耿直不变通,弯腰行礼的老身板雕塑般一动不动。格斯泰还说“皇上,您要听琴,偶尔要宫廷艺人演奏即可。”您是皇上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诗酒茶的,您要喜欢有的是随时伺候您的

“朕是皇帝,朕还不能弹琴了岂有此理”四爷强词夺理,还气得一人踹一脚,踱步到窗边伸个懒腰。

背负双手,临着寒凉的秋风,冷冽的目光望着窗外经过一场小雨越发清凌凌的松竹,好似老虎打盹儿醒来,在寻觅猎物。

格斯泰和富宁安瞅着衣襟上的鞋印子,这是荣誉,皇上的龙足踹的。大臣们无端端的打个寒战,心里琢磨冬天要来了,果然是冷了。

十月中旬的四九城,天气开始寒冷,西风渐起,刑部衙门的梧桐树上,最后一片黄叶依依不舍地从枝头飘落,进进出出的官员衙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