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第 162 章(8 / 15)

国,又欺负人了朕这一路上,光是收到告状你的折子,就有一箱子。”

四爷在心里舒出一口气,慢慢起身后,俊脸上郑重表示“汗阿玛,儿子冤枉。山东、浙江、安徽百姓开始朝两江跑。这怎么能怪儿子噶礼说正好两江缺人手,都留着。他们扛不住噶礼,来找儿子。儿子不管他们之间的闹腾,他们就说儿子偏心。”声音带着欢喜的颤音,要康熙听着眼圈一热。

朕看你不光偏心,你还故意要激起来他们也搞摊丁入亩他在心里骂一声,心里也是酸酸涩涩的难过。面上只不动声色地冷哼一声“小琉球巡抚也来信告你状,怎么回事”

四爷更冤枉了。

“汗阿玛,之前因为小琉球一带出来海盐,还有马六甲海峡的一些机会,不少内地人跑去小琉球定居。这两年他们不跑小琉球了,都跑两江了,小琉球巡抚就来找儿子了。儿子问他,你要捆着老百姓的腿要他们去小琉球他就赌气了,说儿子偏心。”

康熙瞧着他无辜的好似雨中小鹿斑斑,去年做的朝服有点宽大,好似这两年养起来的肉又瘦了下去,摇头生气“朕过完节再和你说。通州河堤修好了”

“修好了。”四爷嬉笑着面带讨巧,“还在筐儿港建造一座挑水坝,就等着汗阿玛有空,亲自给下鼎椿木,以记丈量之处。另有全国各地方的学院都有检修,国子监也再次修缮一遍。”

康熙点点头,和身边的一个民间读书人打扮的中年人吐糟“这就是朕的老四。”含笑看着儿子们大臣们,说道“朕给你们带了一个人,你们未必认得呢”

马齐紧挨四爷站着,忙笑道“虽不认识,方先生的书各位爷们都是读过的这位就是桐城派文坛领袖方苞、方灵皋先生。”

方苞忙跨出一步,给四爷叩头,又要给胤禔胤祉等人请安,康熙却笑道“罢了吧,你是朕的朋友,不同于马齐,他是朕的臣子。这些都是朕的儿子,往后见面执平礼你们都听见了”

众人这才仔细打量方苞,实在长得不出眼、黄病脸,倒扫帚眉绿豆眯眯近视眼,尖嘴猴腮的一脸猥琐相,穿着件长长的藏青缎长袍直罩到脚面。

胤禔胤祉等兄弟们因为老父亲安康一口气缓过来,此时瞅着这位方苞,真不知康熙怎么会选这么个人做布衣行走,也不明白这么丑的人怎就偏生一手好文章。

胤禔心里暗笑,口中却道“久仰方先生文章,无缘相会。现今来京,往后请教就方便多了。”

方苞忙躬身说道“盛名不符,谬承大爷金奖。”说着又目视众人,只这一霎,人们才看到他目中波光晶莹神采照人。

胤祉却笑“我读方先生文章,狱中杂记甚为喜欢,只正好有一处不明,想请教先生呢”

“您是三爷吧”方苞略一欠身说道,“不知道三爷想问什么”

胤祉笑道“世人都说张释之司法为民、刚正不阿、公平公正。文章里边说到张释之沽名钓誉,请问出自何典”

方苞微笑,道“张释之为汉文帝廷尉,掌一国司法大权,好友周勃蒙冤几乎被杀,未见张释之一言相保,却在冲犯御驾小节末事上大作文章。是以称他沽名钓誉。”

刚走过来的太子愣住,众人也是不禁一怔,胤祉这才反应过来,他怎么一见面就捅太子的脸上了太子发现众人目光躲避,脸上更挂不住更露出来怒色,好好的父子君臣久别重逢,立时弄得人人不自在。

胤祉自觉失言,正要委婉几句,却听康熙说道“若论读书,你们都差得远呢这几个月在京城,有没有放松学习”

“没有。”胤禔摇头如同拨浪鼓“汗阿玛,儿子还和四哥学习书法那。”

康熙一愣。仿佛不认识地看着自己的长子。胤禔也因为康熙的目光愣住。

胤祥赶紧道“汗阿玛,大哥的书法原来也是好的。四哥好几次都说,大哥是被练武功给耽误的书法家。大哥以前不联系,也比八哥的书法好那。”

咳咳咳。

胤禩半气恼半羞愧道“十三弟,八哥正准备当隐形人那。”

康熙噗嗤一乐。众人都笑。四爷对老父亲笑道“汗阿玛,儿子收着好几张大哥的亲笔。赶明儿要大哥也给您写几个条幅。您一看就知道,对比以前的变化。”

“哦”康熙真的来了兴趣。自从胤禔被放出来,父子两个之间就有无形的隔膜,胤禔也好似志气全无了一样,每天不是练武就是逛大街,更能生娃娃。康熙真没想到,他的老大,还能站起来。这要他胸腔里翻涌着莫名的情绪,一时竟无法言语。

康熙老佛爷回来了

四九城老百姓夹道欢迎,热情地高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康熙要他们不要喊,下雨天,赶紧回家准备过节,从宣武门到正阳门到午门口的人群还在高喊,好似多喊一声儿,康熙就会真的有希望长寿健康一样。

回来宫里,康熙简单地和大臣们说了几句话,定下来明儿端午节早朝看龙舟办宴会的事情,回去后宫,先给皇太后请安。哪知道到了宁寿宫,一个后宫的妃嫔们居然都在。

一个个的目光都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