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第 155 章(5 / 17)

张居正可是死了都被挫骨扬灰的

“皇上,年遐龄也就是试试水,他的那点改革算什么四爷这是要了臣的命啊。皇上,您一定要救救臣,臣给您磕头,您看在臣母亲的份儿上,臣还没给母亲养老送终啊皇上”

噶礼很是委屈也很是害怕。

他已经预感到,自己一定要被四爷逼着,做改革派大臣了。

他只能哭求老主子心软,护着他一点儿。

这方面,太子爷是指望不上的。

这样一想,他心里更难过了。

他领养了索额图的一个孙子,这是满洲八旗规矩,哪家有孤儿,一个家族的人,亲友们都帮忙养着。可他也是顶着莫大的风险了。可是太子爷就觉得是理所当然的

还有贾应选,他们也是认识了不少年了。说死就死了。太子爷估计只有在用着其他人不顺手的时候,才想起来贾应选吧。

他和四爷说,不能背叛太子爷,那是他的为人,他不是那样的小人。可他对太子爷的为人,太了解了。索额图当年就没有指望太子爷护着什么,如今他也不能指望。

入秋里夜里寒冷,寒气浸入进身体里,他酒气过去了本就冒冷汗,半开的窗户里一阵风吹来,吹的蜡烛光摇曳,吹的他身上起来鸡皮疙瘩。

噶礼唤小厮拿披风来披上,身体暖和了,心里头无端端的,心生一股悲凉。

整顿吏治。

收一个“张居正”一样的学生。

施行四爷的试点改革。

处理好自己贪污银子的问题。

噶礼一样样地数着,最后伏案痛哭不止“皇上啊,臣都这个岁数了,臣不是当年跟您征战沙场的年轻人了啊皇上”

噶礼是一个明白人。不光是家庭出身教育,更是因为他母亲是康熙的礼仪保姆嬷嬷,他对康熙很是了解。四爷在太子爷拒绝了他,明知道太子要拉拢他,逼着他低头靠拢,却选择动用亲王权利,从山东调粮食,康熙只会认为四爷有魄力,即使骂他训斥他,也只是表面。至于擅自动用调粮食的权利,间接动了康熙管控天下粮食、盐铁等等皇权。康熙也没有任何表示,这本就是表明对四爷的信任。

他伤心一阵子,分析一阵子,又开始担心太子爷的未来。太子爷擅自拒绝四爷的赈灾折子,康熙知道了,不知道怎么训斥失望那。一时又担心有一天自己和凌普等人一样的下场,一时又担心将来历史上的名声,康熙不得不杀了自己,。

更害怕,如果自己现在帮助四爷完成这份计划,将来太子或者八爷登基,要收买江南人心,或者单纯的就是否定这份计划,那么,他就是第一个死的。自己怎么就受这个夹板子气那他又哭了一阵子。马蹄奔跑在宽敞官道上,用最快的速度将噶礼的信件送给康熙。

康熙收到信件,瞅着信纸上花花的一团一团,还以为是信件被水打湿了,正要问责送信的侍卫,仔细一看,居然是眼泪

康熙惊住了。

看完信,懂了噶礼的意思,康熙目瞪口呆。

待要说话,魏珠又拿一封信进来,康熙的第一反应老四的。果不其然。

老四在信里说“儿子找到暂时解决土地兼并的方法。暂时治理到一点点根本。虽然不是长久之计,但应该效果上佳。”

康熙看完,震惊的没有魂儿。老四这是要翻天啊

老四还是卡准了噶礼要活命要好名声的脖子。

吓唬的噶礼急病乱投医,慌了神,还真有点答应他的意思。

康熙捧着两封信,在椅子上呆坐了半夜,一直到后半夜,不知不觉地睡着了,魏珠领着小太监们抬着他回去寝室。

再说四爷从噶礼府邸回去,洗漱沐浴一觉好睡,睡得很是酣然。

第二天一大早,胤祥和胤禵来找,四爷刚模糊要醒来。阿娇一身丫鬟的打扮跪在外间候着,王之鼎端着水盆和漱口清茶进来,钱白在擦拭窗户。

哥俩站在四哥床头,板着个脸。

入秋了,都有黄黄的落叶了,院子里小厮们在打扫,也是轻手轻脚的。屋子里窗帷密密垂着,重重纱幔遮着,飘逸透气且几乎透不进光来。只在窗帷的叠合的一线间,缝隙里露出金黄的一线晨光。只那么一线,整个内室都被染上了一层璀璨如瓷器一般的浅浅光泽。

这可真是好睡

哥俩也不忍心猛地唤醒四哥,在外间用了一笼小包子,一份豆汁儿,王之鼎看着墙上自鸣钟的时间拉开寝室的窗帘,清晨的太阳光挥洒进来,四爷才模糊醒困,要睁开眼睛。

王之鼎对外间跪着的阿娇挥手,阿娇不想离开,更不敢起身,跪着膝行进来。等了好一会儿不见动静,心里胆怯害怕又因为想起柳书源难过得紧,生怕做的不好要柳书源白死了,“砰砰”地磕头,刚两下,听到一声慵懒的好似西洋大提琴一样醇厚的嗓音“怎么磕头了”

接着就是王之鼎用力制止自己的动作,抬头赔笑儿“爷,她说伤势好了,要伺候您。我和她说,爷现在不要丫鬟伺候,她不听。”

胤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