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第 154 章(5 / 17)

伯行一边走一边用手帕擦汗“四爷,大热的天,要不要搬到避暑园子里去住”

四爷微微转身,看他一眼,笑道“江苏地面有灵气哪里都一样避暑,爷正说你那。”两个人请安,四爷喊起,张伯行恭恭敬敬地坐了,笑道“说我什么”胤禵便忍不住将他四哥挨碰的事说了。

“哎,难啊。为官难。四爷,您要做点儿事情,更难。”张伯行摇头叹气。

胤祥嘻嘻笑道“就你们爱操心。像我,整日闲逛,在北京的时候六部里拉着那些小官抹纸牌,斗蛐蛐儿,倒得彩头,如今到了江南,更是如鱼得水啊。听说弘晖因为皇父和四哥都走了,抓住机会在四九城玩得疯,整个一个小霸王。哎吆吆,我要给他寄去一点江苏特产,鼓励鼓励。”

四爷正喝茶,差点一口茶喷出来,气恼且无奈“他和你写信了瞎闹腾”

张伯行突然恍然大悟道“四爷,弘晖阿哥在外头的名字,是不是叫烁”

这是二侄女的大名胤禵一挑眉,警告地盯着他“你怎么知道”

“我呀,哎。”张伯行苦笑。“我的一个孙子跟着他父母进京,在京城被一个小孩子打了,哭喊着要学武功,还要起名小太阳。”

“噗嗤”在场的人都哈哈哈哈大笑连小米粒格格都打不过,哈哈哈哈四爷真真是无奈了,摇头苦笑。

张伯行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这么开心,也笑“写信给我,要我给他找武功师父。我也高兴啊,读书也要体力不是练武不管练到什么程度,都是好的。”

众人还是笑。连小米粒格格都打不过的小体格,还真是要好好练练。

四爷咳嗽一声,问道“张中丞,如今江南旱情严重,京城的粮食一时运送不过来,你有什么看法”

张伯行低头看着清澈碧绿的龙井茶汤,沉吟不语。

王之鼎在四爷身后摇着芭蕉扇,李卫站在四爷身侧,兄弟三个都安静地品茶。

张伯行,河南人,出身书香门第。康熙二十四年,考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康熙三十八年守孝期间家乡遭大雨而被冲垮,招募民工用口袋装土来堵塞。河道总督张鹏翮上疏推荐张伯行治理河务。康熙四十二年,被授为山东济宁道,重视民生。康熙四十五年,被任命为江苏按察使,拒绝送礼,尽力革除当地弊病,整顿吏治,受到江南官场的排挤。

康熙四十六年,康熙南巡,因为张伯行被排挤的事情大怒,提拔张伯行为福建巡抚,赐予“廉惠宣猷”的匾额。今年春天,刚刚调任江苏巡抚。

淮安、扬州、徐州三府灾荒。江苏布政使宜思恭,管理的布政司库存亏空,被两江总督噶礼弹劾罢免,康熙命河道总督张鹏翮查清此事,并暂时代理布政使职务,导致江苏两个管民生的官儿,都是新来的,什么准备也没有直面一场大旱灾。

良久,张伯行欠身,表情恭敬说道“四爷,江南,如今,难啊。布政司库所亏空的三十四万两银子,里头,另有隐情。如今张鹏翮决定,以分别扣除官员的俸银及使用差役的费用来抵补,不是长久之计。去年天气就热,皇上一直关注江浙粮食情况,今年更是一连三封折子下来,要江南各地方准备好粮食,有特殊需要上报朝廷。可是”摇摇头,“我的前任巡抚于准,据说贪污十六万两银子,如今被罢官。我不是说他是于成龙的儿子就是清官。而是”

胤禵实在受不住他的婆婆妈妈,插言道“你有主意就快说。四哥来是巡视的,不是办案子的”

胤祥摇着芭蕉扇的动作也停住了,警惕地盯着他“张伯行,我可告诉你,你可别乱说话。你是不是知道四哥的性子,在这里诉苦那”

“我哪能那”张伯行连连摆手。着急地看看十三爷,看看十四爷,最后看向四爷。

“三位爷,我和施世纶有点交情,他给我写信,我都明白着。如今这情形,四爷,您要先保重自己。我刚刚的话,就是想要四爷知道,江南的情况复杂着,朝廷的情况。如果朝廷的赈灾粮食慢,我们想其他办法要大户人家帮忙赈灾,怎么都要自己熬过去。”

四爷听着他们说话,眼睛半闭着,此刻微微睁开,直视着他,微笑在脸上溢开“张中丞果然是爱民如子,嫉恶如仇。中丞做过山东济宁道,不知和山东可有联系,知道现在山东有多少粮食”

“四哥”胤祥胤禵齐声喊一嗓子,紧张地盯着四哥。胤禵道“四哥,要调粮食,也是两江总督的责任”

四爷挥挥手,示意他们都安静。

张伯行紧紧地盯着四爷,作为亲王,临时调动粮食的权利,是有的。只是听四爷的意思,四爷要先斩后奏

他心里激荡难耐,紧紧握住四爷的手,脸上露出那样斯文儒雅的激动与惭愧的神色,抖着嘴唇,难以言语。

四爷的手很热,阳气十足,显得他的手湿冷瘦弱无力。如同他们两个面对江南环境的决心。

四爷道“这次旱灾,我们一起挺过去。”思及亲眼目睹的灾情,心似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隐隐作痛,鼻中也酸楚。“张中丞,旱灾是一方面,旱灾引发的其他人为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