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第 119 章(4 / 7)

“嗯,今天来做什么”

“来汇报国子监的修缮事宜。”四爷从袖筒里掏出来一个章程,双手捧给康熙。康熙停下脚步,接过来翻看,很是满意。

四爷“汗阿玛说,国子监修缮完毕,您要亲自去讲学。二伯说,修的好一点儿。国子监的中心建筑,讲学的地点,辟雍,深广各五丈尺,四角攒尖重檐顶,上有鎏金宝珠,覆盖黄色琉璃瓦,四面辟门,环以周廊和水池,池周有汉白玉雕刻护栏,构成辟雍泮水。”

康熙点头,仔细看两眼,将章程随手递给梁九功“讲学的稿子,您来写。国子监不光有满汉蒙回藏各族族学生,还有俄国、交趾、高丽、日本的留学生。好好写。俊才荟萃之地,大清的国际文化交流场所,要一鸣惊人。”

四爷“儿子遵命。”一个稿子也要使唤,这是心情多不好

使唤儿子,心情好一点儿的康熙,面露担忧。

“为什么,要带着弘晖”

四爷苦笑“汗阿玛,儿子说儿子这次南巡回来,那小子闹脾气,您一定不信。儿子还是在南巡半路上回来的那。”

康熙给他一个冷眼“知道朕不信,还说”

“”

四爷为难,愁眉苦脸好一会儿,一摊手“汗阿玛,弘晖长这么大了,还没出过北京城。儿子想着,带他出去看一眼,也知道世界很大,不光是四九城。还有福晋,福晋这些年一直守在家里,儿子也想带着她出去看一眼。”

康熙牙疼。

“你是几岁出门的”

“儿子四岁,跟着汗阿玛去盛京。”

康熙想起来了,当时还特意提前给这小子种痘。

“准备给弘晖种痘。”又想起以前因为孩子们种痘的紧张,笑了出来“现在种牛痘,比以前好多了。”

四爷恭敬地笑“都是汗阿玛的福气,保佑大清人。”

“哦”康熙不想搭理他的无赖。

父子两个继续散步,漫无目的的。

四爷意识到,老父亲有话说,默默地陪着、等着。

良久,父子两个,背负双手,迈着一样悠闲的八字步,来到桃花堤坝上,五月里桃花盛开,繁如群星的花蕾随着几枝在春风里欢快地摇曳着,那片片桃林仿佛成了红雨纷扬的世界。

还没走近看不清花朵,但那大片大片的桃花林,仿佛就是一朵巨大的花朵,让你眼前一片明艳。走近了,这因为昨夜风雨,桃花落了一地,整个堤坝又像一张粉红色的地毯,周围镶着一圈绿色的花边,让你舍不得在上面走。

当然,四爷那张俊脸,在桃花林里,那真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偏他自己全无所觉,跟来的宫人都看呆了眼。

康熙瞥一眼,笑着摇头,挥挥手,要梁九功领着人退下。

慢慢开口。

“老四啊,”

“汗阿玛,儿子在。”

“昨天晚上,朕一夜思考,赫舍里皇后难产的那天晚上,就是那样的大雨。天空阴沉昏暗,雷声作响,倾盆大雨噼里啪啦的,”

一个后宫中也如这恶劣的天气一样,黑云压城,沉闷的气氛压得宫中所有人都喘不过气来。

赫舍里皇后躺在在产床上头发凌乱、痛苦不堪;太皇太后双眼紧闭捏着佛珠坐在产房外,听着身边的太医和丫鬟来来去去,着急慌乱地为皇后接生,可是生了个时辰了,还是生不下来。

康熙站在太皇太后的身边,等成一尊雕塑。

太医小心翼翼地去来请示保大还是保小,康熙那一瞬间只感觉到天地倒转,天崩地裂。

太皇太后沉下脸说道“这还用问吗两个都得给我保住,”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在万不得已的时候,保住皇上的大业非常重要。”

他泪流满面。

太医依照命令做事去了,赫舍里皇后拼着一口气把皇子生下来了,众人都惊喜于母子平安的时候,万万没想到的是赫舍里皇后开始血崩,众太医纷纷围上前去抢救赫舍里皇后,皇太后抱着孩子,康熙顾不得男人不能去产房,撒腿就跑。

康熙赶去里面看望赫舍里皇后,心疼地抱住她孱弱的身子,一遍遍急切地呼唤她的名字,赫舍里皇后知道康熙来看她以后,慢慢的睁开眼睛,汗水湿透的白到透明的脸,可怜的呼唤康熙。

那一刻,康熙失去所有的理智,面对太医们没有主意的样子勃然大怒,恶声痛骂太医废物,将全部太医都踹翻在地。

窗外山雨欲来风满楼,倾盆大雨伴随着沉闷的气氛应声而下,一帮太医抖如筛糠地跪在地上,康熙猛地回头,看向面色苍白的赫舍里皇后,赫舍里皇后只是脆生生的叫着皇上的名字,一声声“玄烨”要康熙痛苦万分。然而她定定地看着他,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

这个时候,等在外头的大臣们忍不住了,周培公第一个带头冲进来血腥气满屋子的产房,他才智双绝,一眼就看出了这其中的暗流涌动,他恭敬地对康熙说“皇上,臣知道娘娘的心思,皇上,当前外有藩叛乱,内有逆贼作乱,可谓非常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