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第 81 章修改(3 / 6)

一抬头,语气恭敬“皇上,姚老夫人没敢逃回江南老家,她发觉纳兰府上没人找她,放了心,又在京城当女老师。臣也快速查问了,她也心里明白着,在外头一点没漏。”

康熙点点头。

看一眼容若,捡起来信件正在看的容若那张脸已经白的,好似失去了全身的血液,忍不住又是叹气。

明珠想纳两个江南美女为妾,赫舍里福晋吃醋,借口她们年龄太小,大度表示要请人教她们琴棋书画,明珠估计是愧疚或者惊喜,答应了。

可谁能想到那,赫舍里福晋暗中却将她们给毒死了。

“什么时候的事情”康熙到底是难免怜香惜玉,觉得这两个女孩死得太冤,转头问容若“你们一点不知道明珠怎么会突然要纳妾”

容若扯着嘴角,笑不出来。

慢吞吞道“父亲再次娶妻后,搬回去老宅住了。臣听二弟揆叙说他要纳妾,去劝说他,一把年纪了好好保养身体,更何况,当年那段事情,臣也有耳闻,也劝说父亲,既然现在成亲了,好好过日子。可父亲不知道为什么,骂了臣一顿,臣也就没有再管”

容若说不下去,眼睛红红的,掩饰地低了头。

四爷听出来他声音里的悔恨,抬手按按眉心,看向傅腊塔。

康熙也看向傅腊塔。

傅腊塔笑得比哭得难看。

“皇上,四爷,臣一个大老粗,哪里懂得这些臣听自己福晋说,可能是明珠因为赫舍里福晋几次威胁他,对丫鬟们凶残,起来逆反心理了。这臣也不懂,他都这把岁数了”

“朕知道”康熙叹了口气。人老了,越是动不了了,越是想要证明一下。

“那两个女孩儿的家里,可有送去补贴”康熙问容若。

“送去了。赫舍里福晋送去的,一家两千两银子,两家人都感激她,下人们也夸她仁慈。”容若没抬头,声音低低的,带着哭意。

亭子里又是一阵沉默。

两千两银子,对比一个女儿突然暴毙的穷人家来说,是莫大的仁慈。

可这是,一条人命。

这是一件极其讽刺的事情。

可此情此景,每个人的心里只有沉重。

康熙长长地舒出一口气,站起来在亭子里不停地转圈圈。

落针可闻的寂静中,康熙脚步一停,一抬头,看向四儿子“胤禛想想办法,压下去这件事。”

四爷面容一肃“汗阿玛,放出去其他家的一些八卦”

康熙眉心一皱,这是一个好主意。但他此时最不想的就是因为一些事情被揭开,伤害到谁。

“好好选一选,不要有妨碍到谁。”

“儿子明白。还有一个方法是,朝廷宣布一些新政策,关乎老百姓的切身生活。”

说着话,四爷从袖筒里掏出来一个章程。

康熙“”这难道是那什么不能随地吐痰的

四爷肃容,认真解释“汗阿玛,儿子还没写完,但估计,够用了。”

好吧。康熙咬牙接了过来,翻了几页,脸上五颜六色地变化,人生第一次,庆幸自己是皇帝,随时有人捧着痰盂准备着。

礼部声势浩大地宣告皇上的新旨意,这道旨意很特殊,它是给大清国的每一个人的。

不要随地吐痰,咳嗽要捂嘴,垃圾随手收拾好,固定地点归类放置,朝廷统一回收玻璃和轮胎童学院里,课程增加一些礼仪事项,要学,关键,科考的时候要考

这可掀了滔天巨浪了

科考关乎一个人,一个家族的命运,科考要考,那绝对要关注啊。

顿时,没有谁还有心思议论明珠福晋吃醋伤人丧命了。

朝廷查抄几位大臣的家,流放一些人到黑龙江给翘首以待的萨布素将军,也只有朝堂上的相关之人关注。

有人同意读书人弯腰驼背的,吃饭吧唧嘴,喝茶牛饮,一点没有读书人的样子,早就该好好管教管教,父母不会教导,那只能朝廷费心了。

有人不同意科举是选拔读书人才,只要考试好,其他的都不重要。

有人机灵地观望。

其中普通老百姓的心声是最感激的这些礼仪,自己知道是好的,可自己就这样儿,哪里会教导孩子朝廷费心,他们只管面朝北京的方向磕头谢恩。

可他们的心声最强烈,也是最弱的。

大郡王特意到工部找到四弟,上下打量他一身粗布上衣下裤和匠人们一起刨木头的样儿,眼里露出一抹不认同。拉着他到无人的屋子里,认真地询问他“科举之事,关乎到儒家读书人所有人的利益,不能轻动。你真不怕”

“怕啊。”四爷嬉笑。“大哥莫要担心,弟弟这只是一个擦边球,绝对不动儒家人的任何一点利益。这考试不算分那。”

“真不算”

“不算。汗阿玛这是和儒家人讨价还价那。见天要价,拦腰一砍,摸地还钱。”

“”

“就你机灵。”大郡王放了心,却又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