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应该的幸亏他们搬走了,否则这要是生活在毓庆宫的手底下,那和生活在皇贵妃的手底下,哪能一样吗民间三岁孩子都知道那,父母和兄嫂完全不同。
三阿哥憋着话在心里难受,可也知道不能说出来,更难受。
“你就不担心你的弟弟们老十三老十四”
“三哥你想什么那太子妃嫂嫂会疼他们的。你是担心荣妃娘娘”
三阿哥急眼了,一翻身冲着弟弟低吼“我能不担心吗”
“不用担心。荣妃娘娘是母妃。所有的母妃们,太子妃嫂嫂都会敬着的。而且汗阿玛和皇太后也商量了,有些事情,太子妃作为儿媳妇不好出面,皇额涅身体要休养,有惠母妃、宜母妃、荣母妃、额涅,一起打理。”
三阿哥眼皮子一跳,借着微弱的月光,紧紧地盯着四弟的眼睛,发现他说的认真,“呼”,长长地舒出一口气。
又叹了口气。
“我长在宫外头额涅宠着三姐姐,可眼看三姐姐要嫁了,后宫换了主人了,我也不求别的,只求她晚年安生养老。”
那语气,听得四爷心酸。
三阿哥却是对着月亮露出一个自嘲的笑儿“你能理解的是吗”
“弟弟理解。”四爷望着窗外圆圆白白的月亮,听到自己声音低低但清晰地回答。
三阿哥释然地笑了笑,眼里和心里的苦涩淡了去,慢慢地在兄弟情意中消散开来。
养在宫外,再回来,终究和父母是陌生的。
好比四阿哥养在承乾宫,和德妃永远没有十四阿哥、七公主的母子亲近。
当然,他们都是孝顺体贴的儿子,在尽全力做一个儿子该做能做的事情。
太子大婚三天后,皇贵妃开始和太子妃交代事情,教导她处理宫务,虽然她们立场不同,却不到两天,就很快地多了一份女子之间的惺惺相惜。
皇贵妃有一次和四阿哥说“可惜了。”
听得四爷迷糊。气得她一挥手“和你这小木头说不清。要你福晋最近多进宫,我和她分说。”
四爷乖乖的答应“儿子回家后就去告诉福晋。”
四爷出来承乾宫,到永和宫请安。听德妃对太子妃赞不绝口,连连吩咐“记得要你媳妇最近多进宫,趁着这个机会,多和太子妃接触接触。”
“”
德妃很是高兴地教导儿子“你是男子,不知道这女子们之间交往的重要性。你福晋是稳重的,之前和李佳侧妃保持礼仪交往,现在不用顾忌了。太子妃进门了,大大方方地处着。”
“哎。
四爷出来永和宫,看看天色,掏出来怀表看看时间,一路慢吞吞地踱步,来到慈宁宫蹭饭。
皇太后拉着他的手,吩咐道“最近要你媳妇多进宫。”
“胤禛记得。”
“你们都是孩子不懂,会听话就是好孩子。”皇太后很满意,恰好五阿哥也来蹭饭,皇太后嫌弃道“老五,我听说你院子里的侍女,比你四哥府上的还多”
五阿哥大呼冤枉“皇祖母,怎么可能”
“是不可能。你四哥府上的都是长辈赐的,你院子里的,都不知道打哪里要来的。”
“皇祖母”五阿哥抱着皇太后的胳膊闹着“那福晋孙儿不能自己选,这侍女总可以的。”
皇太后生气地指着他脑门“你福晋进门之前,不许有孩子。”
“哎。”
五阿哥委屈巴巴地答应着,一转头,发现四哥专心用着奶汤看他笑话,立马和皇太后告状“皇祖母,明年选秀,您再给四哥选几个好的。”
“嗯,你这话儿有道理。你四哥人太笨,需要多照顾着。”
四爷“”
四爷用了晚食,到乾清宫请安,康熙正看三公主大婚的流程单子,看见他来了,随手递给他看。
听康熙吩咐他“慈宁宫这么多年了,木头腐朽了,需要修缮。你来操办。”
“儿子遵旨。”
三公主比太子年长。早在康熙三十年受封为和硕荣宪公主,因为种种原因婚礼延迟,一直到今年才下嫁漠南蒙古乌or衮。
乌or衮,博尔济吉特氏,蒙古巴林部人,札萨克多罗郡王鄂齐尔次子,太皇太后的亲女儿固伦淑慧长公主的孙子,可谓是亲上加亲。
因为血缘关系,乌or滚打小儿和大清亲近,又通汉家话,配贤惠的三公主正好。
四爷翻着章程,微微皱眉“汗阿玛,这规格”
“都知道朕宠着三公主那。”康熙无奈,却也没有拒绝的意思。
“汗阿玛,儿子明白汗阿玛舍不得三姐姐。儿子提议,规格略降,嫁妆上升。”四爷望着康熙眼里的不忍,还是劝说“要三哥去送嫁,您要出嫁的姐姐们多回来北京看看,更好。”
康熙一愣,抬头拍拍他的肩膀,深深地舒出一口气皇贵妃有两个养成的女儿,他就是不封皇贵妃为皇后,两个公主必然是固伦公主的。这般一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