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第 68 章(6 / 7)

基本都是和康熙相似,这其实是很大的僭越,但却得到了康熙默许。

各地送来的更好更优,好吃好喝好布料,康熙向来都是先给太子选,然后自己捡太子剩下的东西。明明看着每个月的账本烦恼开源节流,却一如既往地任由太子在毓庆宫挥霍无度,浪费无数。

除了在日常花销方面,康熙还规定全国上下在书写文字时,除了要避讳康熙的玄烨之名还要避讳太子的胤礽之名。去年朝鲜国王送来的国书里有一个太子的乳母“成”字,就要康熙大骂一顿,外加一顿严惩。

自古以来国无二君,哪有避讳太子名字的康熙为了太子开创了先河。

除了在名讳上要大家避讳胤礽、保成之外,还让群臣在每年元旦、冬至、千秋三大节上不仅要对自己行三拜九叩之礼,对太子也要行两拜六叩之礼,叔伯兄弟姐妹们都是臣。少年太子意气风发心气儿高傲,面对群臣比康熙还高高在上,面对兄弟们更是。四爷几次劝说,甚至之前因为太子要八阿哥落水,脚踢九阿哥的事情,大打一架,也只是堪堪稳住了他,他逐渐享受惯了众人追捧和行礼,在康熙看不到的地方,对着群臣和兄弟姐妹们礼仪周全,却是掩饰不住的目中无人、骄横狂妄。

可是四爷能说什么那疏不间亲。对于康熙和太子这对父子来说,他们所有人都是“疏”。

四爷不紧不慢地敲着小核桃,双手灵活地剥出来一个个完整的核桃果肉,放在青花缠枝莲的小碗里,推给康熙。

康熙吃了一个核桃,还没等到他开口,气得瞪眼“说话。”

四爷眉眼不抬,语气懒怠“汗阿玛,太子二哥是君,儿子是臣。”

康熙差点要嘴里的核桃噎住。

咳嗽两声,咽下一块核桃,一抬手,给他一个响亮的脑崩儿。

“朕要你说你就说”言语间都是帝王威严,这就不是聊天,而是命令了。

可是四爷还是不能说。

康熙是一位慈父,太子的慈父。每当太子犯错时,不会责怪太子,只会处罚太子身边的人,因为康熙认为太子是最优秀的,不可能会犯错,如果犯错那只能是身边的人教唆的,几年来太子每次犯错,身边的人就被裁撤了一波,年年见着毓庆宫选新人一波又一波。

康熙不止包容太子犯错,还十分护犊子,他明知道明珠的存在有助于朝堂平衡,一旦明珠倒下,必然导致索额图无法无天,他还是为了维护太子的地位,第一时间出手摧毁了明珠一党,罢黜了明珠。如果说明珠是结党营私在先,是有错误的,那么御史台几年来好多耿直的御史们多次弹劾规劝太子,被康熙以忤逆太子之罪名处置,任由他们放了外任还被索额图打压排挤。

四爷自问,他想出海玩玩,但他不想真被流放到宁古塔。

起身,鞋子也没穿,一撩袍跪在地上了。

“汗阿玛太子二哥是君,非臣所能言。”

“让你说就说”康熙怒极,龙手趴着炕桌,碗碟哐当响,劲大的能把檀木几案拍碎了。

四爷却不得不保持沉默。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一旦忘形,无论褒贬,都是大祸。

“半君半君你们都记得君臣,却忘了半”儿子的执拗彻底惹怒了康熙,一种愤怒无法宣泄的痛苦要他猛烈地拍打炕桌。

帝王向来喜怒不行于色的气度不再,碗碟跌落炕上,点心和核桃尽皆洒,零星水迹落在龙袍上,特别显眼。帝王一怒,如同燎原大火能烧尽一切。康熙怒色凝在眉头,目光渗着冷冽,却不知对的是谁。“告诉你们,朕还活着少动一些歪门心思要窜托着的他不知天高地厚,等朕死了的”

四爷听着诛心之语,眼角低垂,面容平静。

老父亲气的不是他,也不是太子,而是在家里用黄金造锅吃涮锅子的索额图。

金器,是帝王用的。

太子和大阿哥一天一夜的禁闭出来,小脸蜡黄人恍恍惚惚的脚踩棉花。

大阿哥精神抖擞地回自己的小家,他也回自己的小家,面对迎接自己的侧妃李佳氏、一屋子的侍妾宫女太监们,气氛很是温馨。

用晚食,贾应选悄悄地回了他一句“太子爷,今天您和侧妃用晚食,六个碗。”

太子平时一个人就是八个碗,加小菜凉菜等等八小碗。一听这话瞪眼了。

可是贾应选低了头,小小声地说“奴才核算账目了,除去赔偿的银子,太子爷您这个月的俸禄还有五千两,没有红白大事出礼金本来是够日常开销的。皇太后听说今年可能有大雪,京城一些房屋要紧急修缮,捐了三千两,各宫主子们都捐了。”

太子深呼吸深呼吸。

六个碗,两个人,对于他这样的少年人来说,能吃的什么平时不喜欢吃米饭的太子,硬是吃了两碗米饭才吃饱。

到了晚上,他心烦意乱,不想见李佳侧妃任何一个熟悉的面孔,总觉得他们每个人都在嘲笑自己,吩咐贾应选“去找两个新鲜的来。”

贾应选当下就洒泪了,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