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第 37 章(5 / 6)

到一头笨兔子自己撞上来。

白天康熙打完猎,会兴奋地抱着犯懒的胖儿子跑马,故意用手上的茧子蹭他的小肉手,大声地说“男子汉的手上必须有茧子,瞧瞧汗阿玛的大手,这才是男子汉的手,写字拉弓射箭必然有老茧。”

四爷嫌弃“汗阿玛,儿子要太子二哥和大哥带着跑马。”

康熙就乐得哈哈哈大笑,骂道“娇气的小子,汗阿玛就是要多多地锻炼你。”

四小胖太过灵慧,康熙一直存着心事,琢磨着出来一趟,要养的他野气一些。每次见到四小胖犯懒地在草地上晒太阳睡大觉,就会吩咐身边跟着的太子和大阿哥、一干侍卫们、蒙古小儿郎“多多地带着四阿哥去玩,这一身肉肉,将来怎么骑马上战场”

年轻人,大小孩子们都喜欢和四阿哥一起玩,有了康熙的圣旨就不厌其烦地来找他。四爷“”

四爷不乐意动弹,度假游玩啊不就是晒着太阳闻着泥土的芬芳可架不住找他的人太多,每次折腾的他浑身酸痛,躲在太皇太后的帐篷里,也能被那些不怕太皇太后的蒙古儿郎们抓出来。

快乐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盛大的庆功告别宴会后,太皇太后带着一部分人回去北京,康熙带着一部分人北上盛京。

出发来承德之前,施琅前来觐见,四爷在乾清宫也见到了年轻的施琅。康熙力排众议要施琅做福建水师提督,小琉球来人求和,康熙皇帝颁旨坚称“小琉球不可与琉球国、高丽外国比”,“若其诚心削发归诚”方可招抚,并指示施琅“进剿小琉球事宜关系甚重,如有机会断不可失。”

如今南方的水师伺机而动。黑龙江的战事也迫在眉睫。

这里是,老家的人啊。

四爷跟着康熙和太子在盛京皇宫,接见盛京六部官员,老家的老王爷们,附近的蒙古部族,见到了盛京提督周培公的老而弥坚,拜祭太祖皇帝、太宗皇帝的陵墓,去祖先们生活的地方走一趟,站在乌鸡山前,听着前线军报,遥拜长白山。

白山黑水里走出来的八旗子弟。

胸膛里永远鼓动着战斗的热血。

老人孩子妇孺们一起骑马持枪,和沙俄的哥萨克骑兵战斗。

回程的途中,康熙和一个个老乡们说话,望着他们、她们,因为战争失去的胳膊、留下的疤痕,枯瘦坚毅的面容,眼里有泪水。

有一次他喝醉了,对照顾自己的两个儿子说“是朕对不起老家的人。将来你们兄弟要记住,北京是你们的家,这里是你们的老家。要永远记得老家的人。”

太子板着脸,不再刻意做出来太子威仪,肃穆端正坚毅。

四爷轻轻地一闭眼,这片土地上几百年的硝烟炮火耻辱兴亡,在他眼前晃啊晃,走马灯一般的清晰。

四爷越发地想念他的十三弟。

回来北京的时候,已经是十一月末了。

天气一日冷似一日,天空铅云低垂,乌沉沉的阴暗,大有雨雪将至的势头。果然到了晚上,雪花朵儿又密又集,下了一天一夜的大雪,今年的第一场雪,孩子们都蹦跳起来,在大雪里奔跑,四爷也欢呼地跑着,见到太皇太后、皇太后、皇额涅,要他的精神气又冒出来,在海子里和太液池四处玩闹。

康熙领着大臣们积极地准备过冬事宜,各项祭祀宴请等等,太子和大阿哥也忙,后宫里头皇贵妃也忙。四爷小孩子只管玩乐,转眼间到了腊月。腊月里家家户户准备过新年,宫里头也是喜气越发地浓重。

宜妃有孕了,德妃也有身孕了,钮钴禄贵妃也有身孕了。

九弟要来了,十弟要来了,十一弟和十二弟还远吗十三弟快快地来。

四爷兴奋地玩闹着,开心地过着他康熙二十一年的春节。一大早的,又是一场大雪刚停,苏培盛领着小太监们扫了庭院的积雪,进来身上已是濡湿了,冻得直哆嗦,嘴里嘟囔着“这天气”,又忙忙地下去换了衣裳烤火。

四爷穿着紫色的貂皮端罩,正打算出门,问道“猫猫狗狗那里可冷花花草草冷不冷”

饼饼拿着一个虎头帽给他戴着,口着笑道“阿哥爷放心,猫猫狗狗住的地方都提前做好保暖,小鹰儿和小马驹的住处都是。花花草草也不冷,能搬进来屋子的都搬进来了,不能搬进来的,也都用稻草裹起来。”

四爷微微一笑,低头给怀里的小鹰儿顺着毛,隐隐听得远处有辘辘的车声迤逦而来,心下疑惑,皇额涅一向低调,一般不坐轿子,怎么会用车舆抬头见王嬷嬷掀起门帘进来,脸上带着喜气,欢声道“阿哥爷,皇贵妃在准备祭祀的时候晕倒了,坐着凤鸾车回来了。”四爷心已一惊“皇额涅怎么了”

“阿哥爷别担心,是大喜事。您要有弟弟妹妹了。”

四爷呆滞。

一颗心坠在无边黑暗里,冰冷冰冷。

王嬷嬷以为阿哥爷闹脾气,弯腰,热情地笑着道“阿哥爷,娘娘有了孩子,也一样疼您。别担心。娘娘一醒来,就吩咐奴婢来告诉您这个事情。阿哥爷,娘娘疼你,比亲生的还疼,娘娘和您保证发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