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兄都是大贤
大贤对于大宋天下来说,与半圣并没有多少区别。
“果然是圣书院的弟子。”
“不愧是圣书院的弟子,看其风采,果然不凡,一个个气宇轩昂”
“圣书院的弟子,果然不凡啊。”
四周的学子皆惊叹起来。
而在此时,四周的学子并没有接下拜帖,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有资格,便有学子道“稍等”,就立即跑出书院。毕竟是圣书院的弟子,又有大儒亲自带队,起码需要是书院管事一级。
即使宁松等准大儒,亲自出来相迎。
不过片刻间,宁松等准大儒便匆匆走出来,七公主亦在其中。
众人见过礼,宁松就接下拜帖,将他们请进去,但是发现有几人,却一直沉醉在君行碑中,竟然无法自拔。特别是那名儒服老者,眼里只剩下君行碑
“大师兄五师兄七师兄”
王观小声叫了一声,毕竟人家连府主出来后,大师兄等人连看都不看一眼。
这就太过无礼了。
此刻,宁松等人有些诧异看向君行碑,并没有发现什么。安先生的字,的确很好,造诣很高,但是没有必要这样啊。
这让几位准大儒,颇有些不满了。
即使是从圣书院而来,亦不能如此无礼啊不管怎么说,他们都代表着檀香书院,代表着安先生
安先生乃是大贤
不是大儒。
“诸位,十分不好意思,我大师兄、五师兄和七师兄等人,十分钟爱书法,此刻看到贵院所立的君行碑,惊为天人,便有些走不动了,还请见谅。”
王观尴尬一笑道。
“无妨无妨。”
宁松道。
“大师兄”
此刻,另有弟子低声叫着,没有将大师兄叫醒,反而将七师兄叫醒了。
“见过诸位,还望诸位见谅。”
七师兄已经四十余岁,清醒过来扫了一眼,就立即明白眼
前是什么情况。不过在此刻,他却忍不住道“请问诸位贤士,此君行碑是何人所书”
“此乃安先生所书。”
有准大儒回答。
“安先生敢问安先生是何人”
七师兄再道,他的确被君行碑所惊艳,这绝不是书之国士所书。因为圣书院就有十数位书之国士,但是所书,并没有君行碑如此惊人。此君行乍一看,十分普通的样子,但越看却越惊人,让人看不到“书”的尽头
在这方世界。
琴棋书画分为九品,一品之上是为国士,国士之上是为国师。而国师之上则为圣士,圣士之上为圣师。
国士大概相当这个世界的大儒。
国师则相当大贤。
圣士相当半圣。
所以。
七师兄认为君子碑,起码是国师所书。他认为,国士写不出来
虽然国士只是相当大儒,但是这方世界的琴棋书画国士,比大儒少很多。
似乎更难。
毕竟,圣书院的大儒就超过百人。
但是,书之国士才十余人,即使加上琴、棋、画三国士,亦不过是四十人而已。
而琴棋书画四艺的国师,却只有寥寥七人而已。
但圣书院的大贤,就达到数十人。
此刻,在一个小小的檀香书院,竟然能看到书之国师的字迹,自然十分意外。
“安先生乃檀香书院府主”
有准大儒道。
当大概介绍后,圣书院的弟子却有些诧异,安先生乃是从中土而来既然为大贤,又是书之国师,为何自己等人没有听说过虽然说,中土很大,有数个大王朝,小国亦有十余个之多,但是大贤级别的存在,他们基本都听说过,甚至还读过他们的文章。
这个安修,他们却从来没的听说过。
此刻,圣书院的弟子相视一眼,都微微摇了一下头。
“七师兄,现在怎么办老师和大师兄,五师兄他们”王观来到七师兄身边低言,一直站在书院门口亦不是事。但是,扔下老师在门口,自己这些弟子却走进去,更不是事。
这让一些年轻弟子,感到颇为尴尬,连连对宁松等人表示歉意。
不过在此时。
有弟子猛然想起二十七巨响,以及“读尽二十七书山,可为圣贤”之事,就好奇询问起来。
有人认为。
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所以现在,宁松等人就感到有些尴尬,他们的确是无意的。尽管是圣书院的弟子,但是并没有高高在上的样子,还连连表示歉意,自己怎么好意思去计较
不过,大家一直在门口前站着,亦不是事啊。
这样只会一直尴尬下去。
幸好不是相对无言,大眼瞪小眼,他们既然开口询问了,就有准大儒回答,免得大家都尴尬。
“真有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