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间根本就没有什么力量,可支撑万里的沙尘暴。
那么万里的沙尘暴,自然会迅速崩溃,分成数道、数十道沙尘暴。
此刻封青岩还闭着眼睛,感受沙尘暴中的天地之势,但是他觉得目前的天地之势,还不够强大
似乎无法锤炼他的君子不动如山之势。
他的君子不动如山之势一生,就已经强大无比,可镇住数十里的风沙。而且,相对于万里的天地之势来说,亦是无比凝练
现在万里沙尘暴的天地之势还十分松散。
不过封青岩却隐隐发现,似乎万里的天地之势,渐渐收缩起来,要归于沙尘暴之心。
倘若万里天地之势归为一点
这力量恐怕是强得无法想象。
虽然可以很好的锤炼他的君子不动如山之势,但不再是他可以对抗的存在。
倘若万里的沙尘暴,继续在西域肆虐,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这对西域来说,乃是无比恐怖的天灾。
根本无法抵挡。
在那时候,即使是他,都无法对抗,莫要要说是大贤了。
不过现在还好。
虽然万里沙尘暴看起来恐怖无边,摧城灭国不过是瞬间,但是对于他来说并不是很强。
只要他想,随时可以击碎。
不过,他还需要借助沙尘暴,来锤炼他的君子不动如山之势。
在沙尘暴的恐怖气息下,他开始慢慢收缩自己的君子不动如山之势,似乎只有收缩势方能够凝练君子不动如山之势。
因为他看到万里沙尘暴的天地之势便是如此做。
此刻。
他的君子之不动如山之势,由方圆百里收缩到方圆九十里、八十里
在收缩到方圆七十里时,渐渐开始变得困难了。
但是他发现。
自己的君子不动如山之势的确凝练了几分。
“看来凝练君子不动如山之势,也不是容易之事,但威力的确变强了。”封青岩有些惊叹,天地果然是最好的老师。
他从沙尘暴中,创出了“君子不动如山之势”,又从沙尘暴中学到了凝练“势”的方法。
他全力去压缩。
君子不动如山之势,终于被压缩到方圆六十里。
此刻,他还借助天地之势来压缩,竟然渐渐压缩到方圆五十里,这让他心中一喜。
或许有机会压缩到方圆三十里。
倘若能够压缩到方圆十里,那威力必定会恐怖无比,乃至可使方圆十里成为自己的领域。
或许形成了领域。
便是所谓的大成之势吧
封青岩对君子不动如山之势的大成,还是十分期待的,毕竟万里之内几乎等于无敌的存在了。
而君子之势与君子不动如山之势,可以说是两回事。
封青岩的君子之势。
在他对抗鬼帝意志,说出“君子九思”时,便已经凝出来;在他说出“君子四不”时,君子之势最终成形,并借助磅礴如海般的文运,向鬼帝意志发出至强一击
势如破竹般不可挡
但是。
那乃是人间君子的正义一击。
“正”字在当头。
还有。
当时他的君子之势能够如此恐怖,一击便摧毁了鬼帝的意志,乃是因为他融合了天是、地利、人和
即是说。
他当时身上的君子之势,乃是融合了天下读书人的“君子之势”。
但是不管如何说。
他身上的君子之势还是十分强大。
而且,还是第一位凝出“君子之势”的君子
不过,似乎从那以后。
他就再没有使用过君子之势,因为他感受不到君子之势的存在,也不知道该如何运用自己的君子之势。
虽然君子之势,的确煌煌正正。
代表着正大堂煌。
代表着正义。
但是,君子之势给封青岩的感觉,却是大如大道般。
大如大道是什么意思
即是空。
所以直到今日。
在他遇上沙尘暴后,方知道君子之势该如何运用。
如何运用才不会感觉到空,才不会不觉得君子之势空泛无法使用
而他的君子不动如山之势,正是由他之前的君子之势而来。
或者说。
他从“君子之势”中,创出了“君子不动如山之势”。
倘若把“君子之势”看成了圣术坐而论道,那么“君子不动如山之势”,就是圣术坐而论道的第一章
坐而论道,大而空,什么都是,什么都不是。
需要具体化。
而君子之势,也差不多是这样子。
所以需要具体化。
方能够显示出它真正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