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刑。具体的法子,让大帅召集人定。大帅麾下那么多人,总不能只让咱俩动脑子。”
朱元璋沉思了一会儿,不情不愿道“好吧,现在缺人。就靠他们便能盘活扬州”
陈标道“当然不能。大帅地盘少,人口更少,就现在的地都种不满。我倒是有法子解放更多的人力,可大帅肯定不同意。”
朱元璋疑惑“为何”
陈标趴在他爹肩膀上,凑他爹耳边悄悄道“我的法子是效仿汉唐均田,女子也授田,鼓励寡妇再嫁,禁止裹脚。但朱大帅出了名的讨厌女性,你敢提让女子抛头露面干活的事,他肯定会砍了你。”
朱元璋无语“你娘你娘和大帅的夫人都能抛头露面呢,说什么傻话大帅不是刚下令,让军中掠夺的女子归家,无家可归者给予钱粮再嫁吗在这个乱世,好多寡母带孩子。若既不准女子再嫁,又不准女子抛头露面,一家人不就只能饿死”
陈标疑惑“对啊,我也很疑惑,为什么大帅会禁止寡妇再嫁,禁止女子抛头露面。”
在封建社会和统治者说什么女性地位,那是对牛弹琴,牛还会翘蹄子踢死你。
但这件事从利益上说不通。
乱世之后开辟新王朝,最重要的事就是恢复人口。在封建社会,人口就是一切的基础。
汉初为了恢复人口,规定女性超龄未嫁、寡妇守寡几年后超时未再嫁,其父兄都会被责罚。
曹操为了有足够多的人口,士兵前脚出征,他后脚就派人把其育龄妻女拖走再嫁,好无缝生育。
同样是封建社会比烂的迫害女性,汉初和曹操好歹有利可图,能看懂其中逻辑。
朱元璋的大明朝建立在一片废墟上,广袤的国土十室九空,万里沃土无人耕种。这时候,他应该效仿汉初、唐初,趁着土地多赶紧搞均田制,将更多的土地分给平民,所以女性也能分地。
虽然之后世族豪强肯定会千方百计兼并土地,但前期分的越多,一个王朝恢复生机就越快,盛世持续的时间就越长。
朱元璋不仅不给女子授田,还在洪武元年颁布了褒奖烈女贞妇的规定,约束女子再嫁。
之后女性的娘家、夫家为了获得奖励,丧夫女子常常被自杀,没被自杀的女子也不能出门种田务工。
普通老百姓家更加捉襟见肘,孩子死亡率非常高。人口没有快速增长,大明的休养生息比起以前朝代艰难不少。
朱元璋的厌女情绪,能比大明的江山更重要
别说陈标不明白,朱元璋自己都不明白。
他自己是穷人,非常明白,如果禁止女子再嫁,像他这种穷小子,未来估计几乎娶不到媳妇了。
朱元璋皱眉“标儿,别听人胡说,大帅没做过这些事。”
朱元璋确实现在对女性的政策挺正常,符合一个封建大势力主正常的状态,比如鼓励女子耕织、鼓励女子放小脚、鼓励寡妇再嫁。
男人都在打仗,女人不耕织,朱元璋的兵吃什么粮穿什么衣
未来朱元璋攻入元大都的时候,还释放元大都后宫女子,鼓励她们再嫁,和洪武元年的他判若两人。
陈标现在年岁尚小,几乎足不出户,所有信息都是陈家人搜集给他的。
通过搜集的信息,他也知道朱元璋现在还挺正常。
他挠挠头“现在他没有吗但未来他就是这样的人啊。”
朱元璋皱眉“未来啊”
他知道自家儿子是神仙童子,偶尔会说一些未来的话。
朱元璋经常算命,他以前当和尚的时候还假装神棍给人算命,所以知道算命的一些规矩。
算命最大的规矩就是不能故意泄露天机。不小心说出来就罢了,但如果有意识的观测未来,肯定会被惩罚,未来也会改变。
观测未来就是为了趋吉避凶,当然未来会改变。
所以陈标好似能窥见一些未来的事,朱元璋从不主动打听,只在陈标说漏嘴的时候思考怎么利用这些未来的事。
朱元璋不认为自己是会情感用事的人,这样的人成不了一方之主。
未来他怎么会做这种百害无一利的事他又不是迂腐书生,管什么别人守节不守节等等,迂腐书生
朱元璋想到了最近的一件事,猜到了未来如果自己会这么做的原因。
他摸了摸自家儿子头顶的小揪揪“最近大帅麾下的文臣们让大帅赶紧认个厉害的祖宗,好拔高他的出身。你知道的,因为大帅是农民,是和尚,是乞丐,所以那些高才们都不肯投奔大帅。他们给大帅选的祖宗是朱熹。”
陈标仰头“朱熹也配”
朱元璋失笑“朱熹不是半个圣人吗他怎么不配”
陈标道“他圣到哪”
朱元璋现在读书不多,现在正研究史书,没来得及读程朱理学,只知道朱夫子很有名。他结结巴巴道“怎么也比大帅现在的出身强吧”
陈标没好气道“你的意思是,大帅以后认了朱熹当祖宗,就要大力扶持老祖宗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