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繁星(1 / 4)

致繁星 方小姚 7257 字 4个月前

十五

听着江予说的“特殊服务”,若绪脑子嗡嗡的。她打量了江予好半天,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也不记得最后是怎么走出苏荷酒吧的,回到家后,她才意识到,自己像是在缥缈的云端走了一遭,心脏跳得很快很快。

之后的好几天,若绪都没有在苏荷酒吧出现过。

倒不是她被吓到了。江予对她讲过的混账话不少,虽然听到的那一刻,她会无所适从,可事后回想起来,只把那些话当成是无聊的玩笑。

若绪没去酒吧的原因,是奶奶突然住院了。

奶奶今年七十岁,爷爷过世后,便一人守在繁星巷的老房子里。两个儿子多次提出过把她接去家里同住,都被她拒绝了,一来是和晚辈们在一起,生活习惯不同,也少了自由;再者她认为自己身体健朗,能不麻烦孩子的时候便不去添麻烦。

晚辈也试图给老人找过保姆。大概是不忍心三番五次拒绝儿子的好意,奶奶答应了留下一个负责卫生和做饭的钟点工。

可即便有了帮手,凡事能自己做的,老人家一定选择亲力亲为。

这天家里大扫除,奶奶清理出来一些旧书和旧报纸,准备送往垃圾回收站。没等走出门,老人便踩到客厅里瓷砖上的水摔了一跤,把骨头给摔断了。

就近到了区医院,拍完片子,主治医生说是股骨颈骨折,伤得很严重,需要置换髋关节。因为是大手术,区级医院做不了,得去上级医院治疗。

一家人开始商量奶奶转院的事。若绪作为晚辈,插不上话,只好安静地坐在角落里。

父亲程文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我给高中同学发了短信,他说会帮忙找在市医院的熟人,看能不能早点排到床位。哥,你那边联系得怎么样”

大伯眉头紧皱“刚问了位骨科医生,对方听说妈快七十岁了,有高血压,建议去北屿大学的附属医院。不过那边床位更紧张,听说至少要等一个星期。”

若绪的家庭虽非大富大贵,也算是小康之家。父母两人都是正儿八经的大学生毕业生,一个在教育行业,一个在设计院,工作生活都算得上体面。可就是这样的家庭,在这样突如其来的意外前,也是一脸焦头烂额。若绪第一次深深体会到,为什么人人常说,医疗是生活中的一座大山。

若绪一个刚毕业的高中生,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做些在医院陪床的体力活。

住的是三人间,其他两位病人睡得很早,九点刚过,病房里便熄灯了。

奶奶在床上躺着,不时传来动静。平日里到了这时候,老人早该入睡了,若绪有些担心,从陪护床上爬起来问“奶奶,怎么了。是想喝水吗”

“腿疼。”

“哦,我去找医生拿片止疼药。”

“也不是很疼。太晚了,算了,别去给人添麻烦。”

看着奶奶怕麻烦到别人的模样,若绪笑“刚过九点半,还早呢。”

若绪踩着拖鞋,去护士站要到止疼药,正往回走,裤兜里的手机突然震动了起来。

是江予发来的短信。

人呢

若绪感到意外

他们问我是不是被金主抛弃了。

若绪走进病房,借着床头灯发的光,给奶奶倒水喂了药,才重新回到床上。她躺进被窝后,开始捧着手机打字我在医院。

轮到江予发来了问号。

奶奶摔了一跤,住院了,我晚上得陪床。

两人短信里简单聊了几句,很快便结束了对话。

若绪本身睡眠浅,由于换了个环境,睡得更不踏实了。隔壁陪床的阿姨夜里上了五六次洗手间,每次听到水声,若绪都会被惊醒。一整晚下来,只深睡了三四个小时。

第二天大伯和大伯母过来时,若绪整个人都是蔫的。她一边吃着小米粥,一边听大伯给人打电话。转院的事联系了一天,大伯终于找到一位老同学,对方答应去北屿大学附属医院打听,看是否可以直接转院,不过,最早得明天给答复。

和伯父伯母交接后,若绪回到家里,倒头就睡。迷迷糊糊躺了一上午,再次睁开眼睛,她看到大伯母在群里发消息,说奶奶床位的事已经解决了,晚点就会住过去。

下午五点,若绪赶到了北屿大学附属医院,入院手续已经办完,奶奶住的病房是单人间,房间不大,且有独立的洗手间,跟之前相比起来方便了不少。

若绪听着大人聊天,这才知道,上午她不在的时候,江予来看过奶奶。

大伯程文源道“也不知道江予从哪里听说了我妈住院的消息,赶来探病不说,还帮我们联系转院的事。如果不是他,妈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住进来。”

从家里带饭过来的伯母在一旁问“他怎么找上这家医院的”

前后打了无数个电话也没解决的问题,没想到被一个小孩搞定了。

“说有个朋友跟这里的领导熟,凭了私人关系。”

若绪微微出神。

大伯笑起来“这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