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节 汉奸的“委屈”(2 / 3)

于祁大人,罪民无有保留”范永斗慷慨激昂地道。

“可有证据”祁彪佳问道。

证据有嘀

范永斗出示了证据,一张是名为叶云,他签名的伍万两银子的收条。

“此为何人”祁彪佳手指叶云二字问道。

“他乃首辅叶向高的管家,银子是我父亲送到叶府时由叶云收下来的”范永斗如实交代。

“大胆”祁彪佳猛拍台道。

叶向高是什么人祁彪佳做过大明官员,知道叶向高乃明朝万历、天启年间的内阁首辅,主持朝政,范永斗胆大包天,敢来污蔑前任首辅

之前,东南府打倒东林党,叶向高亦是册上人,被褫夺一切荣誉。

领袖可以搞东林党,但小民不得乱说前任首辅

连首辅都贪了,这官场上还有好官

然而范永斗坚持说这是事实,不信可以去查。

他如此笃定,祁彪佳倒有三分信他,因为祁彪佳知道,叶向高是东林党人,而东林党人,可是商业的保护神哦。

此桩公案暂歇,祁彪佳问道“还有证据吗”

有的,这回范永斗出示的是另一张收条,表明壹万两银子收讫,打收条的人叫做姜扬。

范永斗脸上微现一丝笑意道“此人乃前大同总兵,今东南军少将姜瓖的同族兄弟,为他打理生意,现他还在大同城里,大人找他来,一对笔迹,就知真假”

听到他的话,祁彪佳无奈地摇头。

范永斗进来,他矮胖身材,脸上挂着生意人招牌式的憨笑,额头光光,脑袋上已留回头发,显然以前是清人的发式,现在改回来。

让祁彪佳一看就是不喜

范永斗青衣小帽,进来后趋步上前,到得祁彪佳面前给他跪下道“罪民范永斗叩见祁大人”

祁彪佳挂大明阁臣的身份,为二品高官,没让范永斗站起来,于是他只好跪着说话喽。

“你自称罪民,可知有罪”祁彪佳直截了当地问他道。

“罪民与鞑靼人做生意,罪责难逃”范永斗如是说。

祁彪佳一听就知道商人狡猾,开始就想跑偏,做生意有正经的生意,与走私是不同的范畴。

“好,你说来听听”祁彪佳也不揭穿他,先听着呗。

于是范永斗继续跑偏,讲起了晋商的来由,是为我大明做过贡献的哦

晋商的崛起,是源于给朱元璋的军队后勤补给,而且边疆的军队很多,人吃马嚼,需求巨大。作为回报,朱元璋就给他们盐引,允许他们贩盐。于是晋商就从国家统管的盐业中获得丰厚回报。这是晋商起家的过程。

“那时大明草创,戍边需要粮草,军队后勤运力不足,由民间补充,太祖爷着我等晋商为国效力”范永斗絮絮叨叨地道,从随身带来的文件里展示当时官府发下的执照,年代久远,为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6年,距今差不多过二百五十年了。

“嘉靖年间,朝廷开边与蒙古互市,我等晋商奉朝廷之令与蒙古进行贸易,贩卖中原货物,换回马牛羊、兽皮等物资。”范永斗解释起来。

原来,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蒙古俺答汗在多次遣使要求开放朝贡贸易未果后兵临北京,打到了北京城下以武力要求明朝政府开放边贸,史称庚戌之变。

嘉靖三十年1551年,明朝被迫开放宣府、大同等地与蒙古进行马匹交易。不久,明朝拒绝蒙古方面以牛羊交易的要求,单方关闭马市,双方再次开战。1570年,双方开始和谈,次年达成协议,明朝封俺答为顺义王,开放十一处边境贸易口岸。

“双边互市之后,东自海治,西尽甘州,延袤五千里,无烽火警”范永斗描述道。

“哦,那你们不但无过,还有功了”祁彪佳不动声色地道。

“罪民,冤枉啊”范永斗涕泪而下,长号道。

祁彪佳厌恶地道“说吧”

范永斗一五一十地说起了与清人的贸易来。

首先是朝廷昏庸无能

崇祯五年,黄台吉追杀林丹汗,林丹汗施展游牧民族的天赋技能,在草原上满地乱跑。反正只要有水草,牲畜就有吃的,牧民就不会断粮。

他们这手厉害,不象汉人,想逃跑都背不了多少粮食,只好丢给鞑子了。

一逃一追,反倒是后金军断粮,不得不停止追杀前面的草皮都给林丹汗的牲畜啃光光,鞑子只有啃泥。

当时他们饿得惨呐,饿到前肚皮贴后肚皮的,昏头转向中,抬头一看,嗬,前面有座大城哦,一问,是明国的张家口。

黄台吉就笑开了,鞭梢一指道“兄弟们,随本汗去张家口吃好喝好”

他这么说,诸贝勒贝子和鞑子们心忖大汗别是饿疯了吧,说起了胡话来。

想去攻城,连爬梯的力气都没有啊。

鞑子兵围张家口,派人进城与和明朝官僚议和、勒索原本属于明朝给林丹汗的“赏赐”、购买粮食和各种物资。

亦就是说黄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