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节 关外的坏消息(2 / 4)

力,崇祯皇帝只觉得轻飘飘的文书重若泰山。

他不由得身体一晃,早就注意他的周皇后赶快将他给扶住,周围的宫人也过来帮忙。

崇祯皇帝伸手推开她们道“朕没事”

他哑声道“把兵部尚书找来”

朗朗日月在上,大明人才济济,如不是运气奇差,国运衰落,也轮不到北虏肆虐,流寇逞威的地步。

兵部尚书陈新甲,算得上是一个人才,他是四川省重庆府长寿县人,万历三十六年举人,授定州知府,之后一路升迁,崇祯十三年,进兵部尚书,从而成为是从明弘治年间14881505工部尚书贾俊以后,以举人身份做到尚书正二品要职的第一人。

他是勇于任事,当时军事危急,大臣们都不愿当兵部尚书,所以陈新甲当上了。

崇祯朝的兵部尚书不好当,瞧瞧他前任的下场

崔呈秀下场自缢死;

阎鸣泰下场遣戍死;

王在晋下场革职查办;

王洽下场下狱死;

申用懋下场革职查办

梁廷栋下场服毒死

熊明遇下场革职查办

张凤翼下场服毒死

杨嗣昌下场服毒死

傅宗龙下场革职下狱、战死

还有一个袁崇焕,加了兵部尚书衔,下场最惨凌迟,就是千刀万剐,惨呐,百姓分食其尸

老板太叼,臣子不易为。

崇祯皇帝用人,不仅爱杀兵部尚书,他是什么官都爱杀,宰相都不例外。他当17年皇帝,杀或者贬的宰相共15人,干的最长的也不超过2年。

干实事不阿谀奉承的官员,他觉得此人不尊重自己,杀或贬;

会拍马屁的官,他觉得此人不干实事,杀或贬;

人缘好的官员,他怕威望高把自己给比下去了,杀或贬;

人缘不好的官员,他觉得此人人品不好,杀或贬;

贪财的官员,自然是杀或贬;

不贪财的官员,他觉得是在博取好名声,想干什么杀或贬;

没帮派的官员,他觉地此人不会处理人际关系,杀或贬;

有帮派的官员,他怕拉帮结派有夺权的威胁,杀或贬。

瞧,谁能在崇祯皇帝手里讨得好了

叫神仙来做他的大臣都干不了

东南府老大颜常武坚决不趟大明这混水,就因他知道大明有崇祯皇帝是好不了的。

但要是他自己亲手搞掉崇祯皇帝,那又是下克上,对自己名声不好。

总之,崇祯刚愎自用,心胸狭隘,除了勤劳,没有真正的才能。只用杀人来掩盖自己的用人不当和战略失误。

说到底就是个变态

对比于他,明朝那些过去东南府的官吏们印象深刻,他们侍奉颜大少,简单就是美,文官只须做到三点

一是忠心于他;

二是尊纪守法;

三是能赚钱

而武官前二点与文官一致,第三点改为能打赢仗。

东南府的官员,从不用担心祸从天降,只要不是摊上大事,就算被执,顶多是“发海岛从事开发事”进行劳动改造,比海那边的同行们幸福得多。

所以,陈新甲接到诏命,让他进宫面圣,他已知关外之事,心中不由得打鼓,想想前任们的下场,不由得悲凉万分,万念俱灰,出发之前,先向家人安排后事

东南府诸事顺遂,进入发展的快车道,而大明明却是苦b得紧,陷入困境。

公元1642年,乃明崇祯十五年。

二月,李自成破襄城杀陕西总督汪乔年。

如今李闯王打出了风头,杀上个把总督都不是件事,至于杀什么总兵、参将简直不值一提

李闯王包围开封重镇,官军交战不利,无法解围

在这种情况下,北京天牢大狱的一位清瘦老人得到了释放,刚出狱不久,天使即至,老人官拜兵部侍郎国防部副部长,着他率劲旅以解开封之围。

他就是孙传庭,大明最后的希望。

孙传庭1593年,字伯雅,又字白谷,代州镇武卫今山西代县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

算得上他是明朝中“以文臣行武事”的佼佼者,

崇祯九年1636年三月,他请缨任陕西巡抚,负责剿灭农民军,在榆林建军,号为秦军。

老闯王高迎祥进攻西安。孙传庭领秦军镇守,高迎祥无法攻克,遂意图自子午谷入,直逼西安。孙传庭料之,在子午谷的黑水峪以逸待劳,激战四天后,高迎祥溃败,后被俘,送往北京处死,而其外甥李自成继任闯王。

新任闯王同样在孙传庭手里讨不了好,崇祯十一年1638年,他与洪承畴在潼关南原以重兵埋伏,使闯王李自成部几乎全军覆没,李自成仅以18骑兵突围而走,一时心灰想死

明朝官员最大的敌人往往不是外敌,而是自已人,孙传庭和顶头上司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