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周边能来的富贵人家都来了,想的是争花魁,不过媚娘说了规矩一是价高者入围,选五人;二是由董小宛来选,主要是看文才。
此乃雅事,大家欣然同意。
好戏开场,先是一班全女乐,由女乐师拿着乐器,细心吹奏,仙乐飘飘,音韵悠扬,一片热闹。
接着是六位盛装女子踏着轻快的步子,来到席前载歌载舞,演出曼妙无伦的舞姿,把气氛逐渐抬高。
人人嘱目中,清丽脱俗的董小宛出台
端的是明艳不可方物,但见她面晕浅春,缬眼流视,仙姿玉色,神韵天然,姿色可称为“造化钟神秀”,尤在颜大少入手的李香君与寇白门之上
她轻启朱唇,感谢各位贵客捧场,声调妩媚,听得人心痒痒的,激发男人心中的狂想
“这一趟还真的是没有白来”颜常武缓缓吐出一口气道。
而戴维先生仔细观察董小宛移步,点头道“她及格了”
赫然是天足
要说到这秦淮河上的生意,女子多是身不由已,老板看市场导向,有让女子缠小脚的,不一一而论,而在名女子中,相对有点自由。
主要是东南府留天足影响到秦淮河上的生意,一些女子有主见的,或者老板心软的,就不让她们受罪了。
清客凌濛初以目视金百万,传递出一个花丛信号,金百万心领神会
董小宛献艺,她坐在圆凳上,手持琵琶,铮铮铿铿弹奏起来,她轻吟浅唱,乃是白居易的琵琶行,乐声琤崆,优美动听,一曲弹完,余音袅袅。
她起身向客人们致意道“宛一生心愿,但愿良人怜惜,千里共婵娟”
众人轰然应喏,那个徐小公爷更是大刺刺地道“放心,美人,有我在,不会亏待你的”
然后文房四宝伺候,这董小宛出玉腕,灯下致致生光,奋笔书写,一气连写二首示众。
一首乃钱谦益的西湖杂感
“板荡凄凉忍再闻烟峦如赭水如焚。
白沙堤下唐时草,鄂国坟边宋代云。
树上黄鹂今作友,枝头杜宇昔为君。
昆明劫后钟声在,依恋湖山报夕曛。”
又一首则是冒襄的“和阮亭秋柳诗原韵”,其作为
“红闺紫塞昼飞霜,顾影羞窥白玉塘。
近日心情惟短笛,当年花絮已空箱。
梦残舞榭还歌榭,泪落岐王与薛王。
回首三春攀折苦,错教根植善和坊。”
再写三首,用是李白的春思和夜宿山寺,还有杜甫的诗望岳。
五幅诗作挂起来,虽是女流之辈,却也笔锋有力,龙飞凤舞一般,有一股淋漓尽致的感觉。
“贵客们抬爱,小宛只能身属一人,这些书法,任由入围贵客挑选,以作纪念”董小宛面面俱到。
众人称好声中,董小宛退场,大家正式出价
当晚客人中间尤以钱谦益和冒襄这一老一少的大才子出名。
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苏州府常熟县人,他出道甚早,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回家闲住。
此人风流成性,又有文才,乃是青楼常客,任职期间,还注意一下,现在无官一身轻,放飞自我,也不管自家老,尽玩一枝梨花压海棠。
至于冒襄,更是文学巨巨,字辟疆,号巢民,一号朴庵,又号朴巢,如皋人,冒襄出生在一个世代仕宦之家,幼年随祖父在任所读书,十岁能诗,十四岁就刊刻诗集香俪园偶存,文苑巨擘董其昌把他比作初唐的王勃,期望他“点缀盛明一代诗文之景运”,其文思敏捷,曾有一个月内这边与红颜知已应和,那边写了三十篇时文,让世人佩服不已。
明朝的如皋城里的冒氏家族人才辈出,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也是一个文化世家。当时的明王朝已成溃乱之势,东北在清兵的铁蹄之下,川陕湖广是“流寇”驰骋的战场,而江浙一带的士大夫依然过着宴安鸩毒、骄奢淫逸的生活。秦淮河畔,妓家所居的河房开宴沿宾,樽酒不空,歌姬的翡翠鸳鸯与书生的乌巾紫裘相交错,文采风流,盛于一时。
冒辟疆也沾染了一般豪贵子弟的浪漫风习。一方面,他年少气盛,顾盼自雄,他与桐城方以智、宜兴陈贞慧、商丘侯方域,并称“四公子”,其主持清议,矫激抗俗,喜谈经世大务,怀抱着报效国家的壮志;另一方面,又留恋青溪白石之胜,名姬骏马之游,过着脑满肠肥的公子哥儿的生活。
实质上就是一老一少两个老咸虫
话说回来,大家都咸,现在这场面,所有雄性生物都是谷精上脑。
见客齐了,媚娘正式出场,这女人又换了一套衣服,在舞台上性感无比,鲜艳肥美,真的是迷人至极。
她代表玉清楼欢迎各位贵客的到来,点出了钱大人、徐小公爷、和冒襄的名字,然后说到了东南府彦公子,手指处,大家的目光都望向了颜大少,他对大家点点头,拱手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