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节 聪明熊大(2 / 3)

是,臣要想尽一切办法安抚这些人,不能丝毫放松。使他们最终成为我大明的虎狼之师,随时听候万岁调遣,拉到北方痛击清兵

熊文灿耍了这个小聪明搪塞崇祯皇帝,他看了奏折,认为“熊卿想得周全,就不要调动他了。不是李自成被洪承畴打垮了吗,就让洪承畴去吧”

于是洪承畴躺枪,身不由己,被调派北方宁远锦前线对付黄台吉去了,恭喜他中大奖

熊文灿逃过一劫,至于日后张献忠复反,熊文灿的命运又将如何,那是另一个故事了

聪明人很多,有朝鲜李倧,他避免了国破家亡

崇德元年1636年,黄台吉在盛京今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之前二月,皇太极派龙骨大英俄尔岱、马夫大马福塔及数十名蒙古人来朝鲜,借春信、吊祭仁烈王后之丧为名,劝朝鲜请皇太极进帝号,

李倧此人,深受中华文化教诲,把自己当成中华的一部分,认定北虏是蛮夷,不过,他在接到皇太极使节的讯息后,在集贤殿上召心腹诸臣会商,出示其便宜女婿颜常武送来的意见“对于北虏,可顺之,不可助之”

出使东南府的使节大臣洪翼汉苦恼地道“东南府总参谋部为臣推演北虏攻我之举,曰我方必败且大明无力相援,东南府亦无法相助”

所有的人都说不出话来

李倧苦涩地道“那么,东南府认为我方该当如何”

“只可顺之,不可助之”洪翼汉无奈相答。

“万万不可开战,否则玉石俱焚”

最终,朝鲜向黄台吉上表劝进,但双方达成协议,朝鲜听调不听宣成为大清外藩,李倧避免了入朝向皇太极行三跪九叩之礼之耻,亦避免了人力、财力、物力的过多损失,盖因东南府炮舰打着朝鲜旗号巡航鸭绿江,火炮令清朝感到畏惧,不敢过分相逼。

天才地址。阅读网址

“该抚之,可赦献忠、汝才等罪,授之官,以安其心,俾使诸寇有样学样,平定贼乱不成问题”师帐里,熊文灿与诸人侃侃而谈。

“下官以为万万不可张献忠狼子野心,坏事做尽,天怒人怨,该当捉拿,明正典刑,以儆效尤”佥事张大经与他据理力争。

“不然”熊文灿耐心地道“本官在闽省,抚之即平,天威所至,诸寇安定,海波不起,闽海平靖”

张大经粗起脖子争论道“张献忠罪不可赦,其破凤阳,毁皇陵,拆龙兴寺就是老朱出家的皇觉寺,如若赦之,天下尽反矣”

“正是如此,如能赦之,则贼必感受朝廷恩德,不复反矣”熊文灿强辩道。

又有通判孔贞会委婉地道“督师大人,流寇非海寇比,公其慎之”

两监军tj和武将们一声不吭,看着帐内文官们争执。

虽说老熊官高,但明朝的文官很叼,敢连皇帝都不鸟,至于tj,tj是人吗还有武将,好好听令打仗得了,其他的事不关他们的事。

仅仅上述一个谁说话的小细节就知道明朝为什么打败仗的原因了

颜大少军队开战,上至统帅将军、中至参谋、下到侦察兵,谁都有发言权,畅所欲言,一切只为了打胜仗

军议最终以熊大的胳膊粗而强行通过了计划招抚张献忠之事,派出使节,与张献忠等谈和,约定只要投降,朝廷既往不究

tj和武将们默不作声,而文官们则愤愤不平,鱼贯而出。

帅账内留下熊文灿坐定,面色阴睛不定,心中思绪万千。

低级文官都知道张献忠等人不可信,他老熊会不知道

流寇非海寇比,确实

东南府颜常武,虽为海寇大明朝廷对他的看法,却为人阳光、性格豪爽,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乃国士无双,又智珠远照,深得军民之心,胜过朝廷的衮衮诸公。

方有熊文灿将最喜欢的小女儿熊永媚送给颜大少作妾,嫁妆是熊氏女中最丰厚的。

要知道明朝等级严格,一个穷秀才之女,甚至都不嫁给城中有钱的宰猪佬的儿子

更不用说剿海寇总督的女儿嫁给海寇之子,而且还是作妾。

传出去实在是骇人听闻的

至于张献忠,以熊文灿的本心,将其碎尸万段,不在话下

问题是,剿平了张献忠诸贼之后呢

老熊升官发财,不亦乐乎

此时一个严重问题出来,作为国之干城、大明栋梁的熊大,是不是该到关外与黄台吉练练

众望所归,你不去的话还能派谁去

问题是那地方是个坑,多少好汉都给坑死了

王化贞、熊廷弼、袁崇焕、孙承宗这些响当当的人物,死的死、下狱的下狱、罢职的罢职,没有什么人有好的结果

关键在于就算你有三头六臂,应付的不仅是黄台吉的凶猛八旗在前面砍你,还有性急的皇帝,恨不得你明年就一脚把黄台吉踏到爪哇国与颜常武打对台,你的同僚,更在背后捅你,为官这么多载,老熊深知有时朝廷的大官们比黄台吉更可怕、更可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