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不着急(3 / 3)

,如果没别的安排,可以先离开墨城。”

风羿应了声。

不过心中想着不着急离开,我也想在这里多看看,看他们能查出些什么。

又在周围转了转,风羿见到了打捞海洋垃圾的那些志愿者的身影。

风羿问旁边的人“他们怎么在这里不是说一周打捞一次前两天才看见,今天怎么又来了”

身旁的一个学生解释“这边有异常情况,我老师说请他们过来协助取样,他们有载人的小型潜水器。听说这个志愿者组织有大老板支持,很有钱。”

说着还羡慕地瞄了眼潜水器。

他们也想去海底看看那条神秘的“结界”。

但风羿的关注重点不在这上面,他看到一个眼熟的东西。

昨晚标记完路线,明显感觉到疲惫,而且,他留在海里的时间略长,为了避免暴露风险,就先回去了。

一尾巴抽断过的那个“金属垃圾”,断掉的部分扔走,剩下的部分并没有挖出来。

此时,志愿者打捞起来的垃圾放置区域,其中一个架子上摆着的,就是他扔的那一小截“金属垃圾”。

风羿走过去“这个东西”

一名负责垃圾分类的志愿者忙着手头的活,没注意风羿的长相,闻声抬头快速扫了眼指的位置,“啊,这个很有用,不能跟其他垃圾放在一起。”

风羿神色一肃,“莫非还是什么间谍装置”

志愿者笑道“不是气候异常期时,这边耗巨资装了一批海底监测器,另付重金请人安装。后来,气候异常期结束,设备升级更新换代,大部分旧设备回收,但还有少数,因为一些原因以及当时的技术条件限制,没能完全回收。这个,就是”

风羿了然。原来是已经停用的监测器。

但又不解“找谁安装的就找谁来拆啊,怎么还让它留在海底”

对方无奈说道“那个安装的公司早就注销,员工也找不到了。当年那公司技术很牛的,简直突破人体极限的水下安装能力也可能是够有钱,设备高精尖。”

“二三十年前的尖端的设备,现在也不算什么了,有技术能力也没人去回收”风羿问。

那人手一摊,“啊,技术能力是有了,但是因为一些意外,资料库有部分损毁,详细的监测器分布图已经不见,停用之后也定位不了,知道大致区域也不行。海底情况复杂,有些监测器安装位置隐秘,再加上海底垃圾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干扰,不是那么好找。今天是接到委托去海底查一查,谁知道会捞到这个。可惜只是一小部分。”

“这个留着有什么用卖钱”风羿问。

“不怎么值钱,真要卖的话,可能也就卖个小几千吧。”

“几千块也不少了”风羿诧异。

对寻常人来说,几千块也是巨款。看不出来这小东西还挺值钱。

那名志愿者叹着气,摇摇头,“如果是完整的,那得百来万呢有收藏家收这个。唉这也不知道咋弄断的,太可惜了”

风羿“”

我这一尾巴下去,百来万变成了几千。

手一扔,几千块就到了别人手里。

要是没扔,带回船上说自己钓上来的都行啊

反正钓鱼佬不走空路,绝不空军,除了鱼,带回来什么都不稀奇

那名志愿者继续整理海洋垃圾,嘴上还说着“希望今天的运气好点,将剩余部分也捞上来,拼凑一下还能多卖点。”

风羿默默离开了。

如果沿着标记路线去找,或许还真能被他们找到监测器剩下的部分。

也没有太纠结这个事情,只是这事给风羿提了个醒。

有些物体长得像垃圾,但并不意味着它不值钱

不能全凭臆测

尤其是那些藏在海底的。

抛开这些,风羿看向再次出发的科研船。

总体来说,现在的情况,大致还是跟他预想中的差不多吧。

只是暂时标记了一条线而已,化学标记物不会只停留在一处,随着时间过去,会散开,会变质,很快这个“结界”就会消失,一切回归正常。

海星大军已撤,想要再次集结,短时间内概率不大。

这样一来,此次事件也就过去了。

不过,不着急离开墨城,再留下来观察两天。看海星的动静,也看看专家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这么想着,听到天空中的动静,风羿抬头看过去。

空中,冷黑色的三架直升机从远处飞来,越来越近,依照机型和上面印的标志看

联保局特别调查组的人。

特字头,专查生态相关的案情和社会影响特殊的情况。

风羿“”

草。

何至于此啊

现在跑路还来得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