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诺亚方舟(1 / 3)

时寒不是第一次进入虚拟社会, 他曾经是这里的常客,只不过因为现在他在官方的登记年龄是十七岁零九个月,而被限制进入。

“诺亚方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平台,不同于其他的星际网络, 它的框架搭建比帝国星网平台早很多很多, 前身被称作“暗网”,是人类虫潮时期使用的一种跨星系通讯手段。

这里属于全人类, 而非某一时期的政府。

经历过一次惨烈的虫潮打击后, 古人类文明几乎损毁殆尽,现今社会流传下来的宝贵资料全都来源于暗网。

其实在进入世人视线之前, 绝大多数普通民众对它都一无所知, 但当人类空前团结成为一整个帝国后, 暗网逐渐就成为一种隐患它最初用于应对宇宙自然灾害下的通讯困难, 面向的不是高智慧生物, 因此过于“包容”了。

这是帝国技术无法解决的问题,只要有网络信号,就能进入暗网, 无论人类还是兽人。

星网平台发言好歹还全实名制,需要id登陆,暗网却是全开放的。

过度复杂的网络技术使得暗网环境摇摇欲坠,随时可能崩溃, 但也因为它包容和曾经的功勋, 不少人私心愿意维护暗网存在, 每次一旦出现漏洞,很快就有民间黑客组织自发进行修复。

三千多年过去了暗网依然在风雨中飘摇。

帝国的第一任国王尼古拉斯一世曾经尝试过拆除这个隐患,最后以失败告终。除了遭到满朝文武和全体公民的激烈反对外,摧毁暗网也需要消耗大量的军用物资虫潮都没能把它们吃完, 其工程之庞大可想而知。

暗网藏在浩瀚的星辰当中,历史悠久,最初的研发者和铺设暗网的目的已然不可考究。

这种庞大宏伟的基础建设是数万年以前的先驱者们就铺垫好的,用于在危急时刻拯救全人类。

后来国王陛下将暗网重新命名为“诺亚方舟”,取自圣教发源典籍中的一个古老故事,刚好也与帝国的名号挂钩,寓意其能为神圣而伟大的帝国保驾护航。

不过在时寒看来,多少有种往自己脸上贴金的感觉。

但这个名字就这么流传下来,一直沿用至今。

现在,暗网成为与兽人族联络的一种方式时寒当年打开兽人市场,最先就是在暗网上进行商谈。

时寒注意到这台游戏舱的商标是sjk,应该也是过去某一时期的热门款式,他坐进了游戏舱,神经感应器很快就连接全身。

单调的ai女声响起玩家数据更新中请稍后。

部分训练数据已经被提前录进来,时寒眼前出现一面镜子,镜子中的脸却不是他,而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初始模型。

镜子边缘有一堆数值可以调整脸部数据,右上角还有一个等级标志,显示他现在为v0。

感觉这界面和no213的道具商城面板有异曲同工之处。

他进入的是一个由电子信号组成的庞大的虚拟世界,里面一切内容都受到数字规则的控制。对no213来说,这个星际世界的所有人也一样。

全息游戏舱之所以被取代,是因为帝国的年轻人曾一度沉迷于玩血腥对抗类游戏。

当时商家为了追求效果,将全息效果做得过于逼真,在游戏里杀死一个人,仿佛真的能亲眼见证一条生命逝去。

从高空摔落能感受道强烈的失重、撞击到头部会晕眩和眼冒金星、锋利寒冷的刀刃插入敌人腹部时,透过刀柄能清晰感觉到金属在内脏中搅动的感受,锈腥味扑鼻而来。

对方脸上的痛苦很真实游戏舱能控制玩家神经,让他们感觉到痛楚。

有疼痛就会有恐惧,有恐惧也就相应有了刺激。

玩家们最初很兴奋。

许多人现实生活中连一只蚂蚁都不敢踩死,却能心安理得告诉自己,这不过是游戏的一组数据罢了。

到虚拟社会么,追求的就是刺激。

然而,当他们在全息游戏中习惯了这种逼真的刺激感后,帝国年轻一代普遍觉得“能用拳头解决的问题就不要逼逼”,并且血腥的场面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就这,还没我在游戏里抢劫来得刺激”。

那几年帝国青少年犯罪率显明显升,因为他们的接受能力在全息游戏中得到了提升。

再后来,帝国政府下令禁止游戏公司发售游戏舱,全面限制未满十八岁的青少年进入虚拟社会,并对游戏公司进行了严格的审核限制。

帝国的未成年们迎来了最苦逼的一刀切。

就拿最近越来越火爆的sjk公司的模拟兽生来说,玩家只有开启1v1的格斗模式,才会有疼痛感与现实的疼痛相比只有十分之一的水平。

被击中时,头顶血条的掉落速度也和现实生活中的完全不一致。

失真感非常明显,因此玩家们也不怎么喜欢打格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