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早期的食物供给,就是个大难题。就像英格兰在北美的第一个殖民据点詹姆斯敦,后来因为被当地土著包围断粮,甚至发生了吃同伙尸体的惨剧。
因此,任何一个殖民点,想要快速立足,除了需要修建城堡等防御工事,还需要稳定的粮食来源,免得饿死人。
马林拿过地图,看了看,发现貌似从本土运粮食非常困难,而且成本高昂。最可怕的是,若是运粮船耽误了时间,好望角殖民地的人恐怕要饿肚子了。
但是,把目光向西移了移后,马林马上找到了办法从拉普拉塔殖民地调集粮食
如今,拉普拉塔殖民地已经拥有60多万亩耕地,粮食多得吃不完,很多都拿来喂牲口了。如此情况下,先拿出点来支援好望角殖民地,绰绰有余。
而且,拉普拉塔河口的霍夫曼堡布宜诺斯艾利斯和好望角的纬度差不多,都在南纬34度左右,几乎水平正对。并且,都位于南纬30度到南纬60度之间的“盛行西风带”。从霍夫曼堡布宜诺斯艾利斯到好望角,帆船几乎可以一路顺风。只需横跨大西洋,就能抵达好望角。至于回程,虽然逆风,但有了马林“发明”的上缘斜桁帆,对航速的影响也小了很多。
此外,拉普拉塔殖民地,不但可以为好望角殖民地足够的食物,而且,还能早期的劳动力,加速城堡和港口的修建
科勒作为国务秘书,也参与了会议,并做了记录。散会前,科勒忽然问道
“陛下,这个好望角新建的城镇兼港口,叫什么名字还是叫好望角么还是叫风暴角”
马林愣了下,随后想了一下,最后道
“还是叫开普敦吧”
“还是”科勒不大理解马林为什么用“还”这个词。毕竟,以前没人称呼好望角地区为开普敦啊
马林摆摆手,道
“别在乎这个还,我只是随口一说。以后,好望角地区那个港口城镇,就叫开普敦了。而之前讨论的计划,就叫开普敦开发计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