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个大早,直奔西街。
“难得有免费的识字班,你一定要好好听课。”上课前,郑珊叮嘱弟弟。
郑小虎和普通的孩子一般爱玩爱闹,但经历了家变之后,整个人也变得稳重许多,也很听姐姐的话。
“今日是第一天开课,也不教很复杂的内容,上午学十个字,下课时记住最多的人奖励一个馒头。”
听着老师的话,郑珊立马握紧拳头,一副势在必得的样子。
收容所只住,并不吃食,郑珊姐弟俩每一顿口粮都得来不易。
郑珊没想到来蹭课居然还有这种好事,班里所有人都是第一此来上课,这些穷苦出身的人,全都打了十二分的鸡血,想要得到这一个馒头。
一上午时间匆匆过去。
“恭喜你,这是你努力学习的奖励。”老师将郑珊请到讲台上,递给她那个馒头。
郑珊双手接过馒头,面对着一屋子人满是羡慕的注视,脸颊忍不住红了起来。
“恭喜郑珊同学,大家也要多跟她学习”老师笑着说道。
等郑珊离开课堂的时候,脸上还是带着止不住的笑意。
“姐姐真厉害。”郑小虎夸道。
郑珊将馒头递给弟弟“你这次只是失误了一点点,下次说不定就是你领馒头。”
郑小虎接过馒头,非常乖巧的分成均等的两份“下次我给姐姐挣馒头吃。”
姐弟俩分完馒头后,就直奔东街的一家食肆。
那家食肆生意极好,此时又正好是饭店,老板娘看到姐弟俩后,立马招了招手。
两人十分熟练的开始招揽客人。
这是他们找到的活计,赶着饭店过来帮忙,虽然老板娘给的工钱极其微薄,但却管饭。
两人全都有手有脚,也不好意思去跟那些没有行动能力的流民抢赈济的粮食,便选择这样的方式填饱肚子。
“哥哥,听闻这家食肆的素包子做得一绝,你一定要尝一尝。”
邵瑜难得空闲,被邵揽月拉着出来觅食。
邵揽月来武州也不是来玩的,而是来要人的,这次招考也有一部分人是要分到泰安,邵揽月想来盯着。
“你久居泰安县,倒是比我更了解武州之事。”邵瑜笑着打趣妹妹。
“这还是阿金告诉我的。”邵揽月说道。
想到阿金是干什么的,邵瑜顿时觉得不稀奇了。
兄妹俩坐下后,立马有人前来招呼。
“两位客官,想吃什么本店的招牌菜有红烧鲤鱼、糖醋小排”
清亮的女声在邵瑜耳边响起,听着对方一口气将点中所有菜名都报了出来,邵瑜忍不住抬头看了她一眼。
故人面容未改。
虽然对方面容和顾如意极为相似,但这一次,几乎不需要用追魂针,他就能确定眼前之人的身份。
他只是晃神了一瞬,很快便又镇定下来,以询问的眼神看向邵揽月。
邵揽月作为资深吃货,当即点了一堆素菜出来。
郑珊看着这菜单,忍不住提醒道“客人,我们店里的菜分量足,你们两个人点的太多,恐会浪费。”
邵揽月摇摇头,道“没事,我们吃得完。”
无论是邵瑜还是邵揽月,两人都是习武之人,因而难免胃口会比较大。
郑珊劝过一次之后,便没有再劝。
邵瑜一直到吃完饭结完账,都没有和郑珊多说一句话,只是在离开食肆时,回头看了一眼招牌。
食肆里的郑珊,依旧忙得脚不沾地的送菜点单。
邵瑜回想起她满面风霜的模样,忍不住有些心疼,不断猜测着她到底经历了什么事情。
兄妹俩溜达着回了武州府衙,与妹妹分开后,邵瑜再度返回了那家食肆。
因为已经过了饭店,店里的生意倒是冷清了不少,郑珊也没有之前那么忙碌。
“郑妹子,忙完那桌就过来吃饭啦。”老板娘笑着说道。
郑珊将桌子收拾好,盘子送回厨房后,在老板娘身边坐下。
她旁边还做了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男孩挨着郑珊,举止十分亲密,邵瑜猜测这两人应当是姐弟。
他回想起那短短一面时,郑珊报菜名是说话的口音。
拙州口音。
吃完饭后,姐弟俩又在食肆里收拾了一会,这才一起离开。
寒风中,两人全都缩着脖子,紧紧的拉着身上的衣服,似乎这样就能得到些许暖意。
邵瑜跟在两人身后,看他们进了收容所。
为什么要从拙州跑到武州来,她的家人呢为什么身边只有一个弟弟为什么会轮流到收容所身上一点钱都没有了吗
邵瑜脑子里想了很多事,但还是没有走进去询问,而是在收容所不远处看了许久。
次日一早,姐弟俩刚起床,尚且饿着肚子呢,忽然就听见收容所里一阵喧闹之声。
“府衙来人了,给大家发棉衣。”收容